字典帮 >古诗 >秋江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18

秋江引

宋代  方岳  

水天一色磨古铜,落日欲没芦花风。
双飞野鸭忽惊起,渔歌渐远秋江空。
烟波渺渺无终极,中有江南未归客。
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

秋江引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秋江引翻译及注释

《秋江引》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江的水和天空融为一体,宛如磨得古旧的铜器。夕阳渐渐落下,芦花在微风中摇曳欲倒。两只野鸭突然双飞而起,渔歌渐行渐远,秋江变得空旷无人。水烟迷漫,没有尽头,其中有位来自江南的客人还未归家。在寒冷的夜晚,短篷的船只停泊在洲渚上,孤雁横飞过江,发出急促的鸣叫声。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绘,展现出深沉的诗意。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江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寂寥、孤独和离愁。秋天的江水如铜一般古朴,夕阳渐渐西沉,芦花随风摇曳,形成了一幅温暖而寂寥的画面。诗中的渔歌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凸显了孤独的氛围。江南的客人未归,象征着乡愁和离别之情。夜晚的冷寂中,孤雁的鸣叫声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在秋江的景色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心境,并以此映射出自身的孤寂和迷茫。诗词中的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秋江的深远意境,以及其中蕴含的离愁别绪。

方岳通过《秋江引》这首诗词,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秋江的美与哀婉,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与思想。

秋江引拼音读音参考

qiū jiāng yǐn
秋江引

shuǐ tiān yī sè mó gǔ tóng, luò rì yù méi lú huā fēng.
水天一色磨古铜,落日欲没芦花风。
shuāng fēi yě yā hū jīng qǐ, yú gē jiàn yuǎn qiū jiāng kōng.
双飞野鸭忽惊起,渔歌渐远秋江空。
yān bō miǎo miǎo wú zhōng jí, zhōng yǒu jiāng nán wèi guī kè.
烟波渺渺无终极,中有江南未归客。
duǎn péng yè pō zhōu zhǔ hán, gū yàn héng jiāng shēng zhèng jí.
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


相关内容11:

次严陵

有蟹无酒

再用韵简赵簿

赪桐花

郑总干致芦管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社日万监招饮不往
    土润如酥麦已鞭,社公满意作丰年。吹筒挝鼓儿童竞,宰肉分膰父老专。欲事田园供岁课,未甘花鸟老......
  • 次韵杜监簿
    风雨重阳又一秋,白衣人至复何忧。东篱只此黄花是,未必渊明风马牛。...
  • 题陈叔茂二亭·弄月
    月从东峰来,岂但千里共。四天本无壁,谁不得受用。而彼山中人,塞向以自拥。径烦子陈子,普请作......
  • 熙春台用王簿韵
    共携社瓮上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
  • 汪圣权自开寿域作小亭其前植桂环之谒予作扁
    白头不了秋风债,桂穴锄云种一枝。与世今迷日五色,莫教地下有人知。...
  • 又次韵谢司法
    风光已是二分时,翻覆人间风局棋。山雨不容春到眠,海棠无复晓凝脂。情怀未必禽鱼识,岁月何堪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