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15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

宋代  李曾伯  

天涯秋晚见孤芳,华发萧骚易感伤。
对酒未尝忘北海,因诗惟恐瘦东阳。
古心翻得风霜白,冷艳宁随草木黄。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争得识寒香。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涯秋晚见孤芳,
华发萧骚易感伤。
对酒未尝忘北海,
因诗惟恐瘦东阳。
古心翻得风霜白,
冷艳宁随草木黄。
惟屈可餐陶可采,
蝶蜂争得识寒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天涯的秋晚中遇到了一朵独自绽放的孤芳菊花。诗人看到菊花时感叹万分,因为菊花的华发与凋零很容易勾起他内心的伤感。虽然面对酒杯,诗人从未忘记他曾在北海留下的往事,同时他也因着写诗而担心自己会瘦弱如同东阳。

诗中的"古心"指的是诗人内心中古人的情怀,这份情怀被岁月的风霜所翻动,使得诗人的心境变得沉静如白霜一般。菊花虽然在秋天中显得冷艳,但它并不随着草木而凋零变黄,保持着自己的傲然姿态。诗人认为菊花的坚韧与高洁可与屈原、陶渊明相媲美,而蝴蝶和蜜蜂也纷纷前来品味这寒香,争相展示对菊花的认识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孤芳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自身情感的抒发。菊花作为秋天的花卉,象征着坚强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让诗人反思自己的一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菊花的观察中,以此表达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èng xùn pō yǒng jú bìng jiàn jì yùn èr shǒu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

tiān yá qiū wǎn jiàn gū fāng, huá fà xiāo sāo yì gǎn shāng.
天涯秋晚见孤芳,华发萧骚易感伤。
duì jiǔ wèi cháng wàng běi hǎi, yīn shī wéi kǒng shòu dōng yáng.
对酒未尝忘北海,因诗惟恐瘦东阳。
gǔ xīn fān dé fēng shuāng bái, lěng yàn níng suí cǎo mù huáng.
古心翻得风霜白,冷艳宁随草木黄。
wéi qū kě cān táo kě cǎi, dié fēng zhēng de shí hán xiāng.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争得识寒香。


相关内容11:

赠富春子

饯管制干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古木

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

山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全州道间
    巷陌高题仪凤,桥梁横卧长虹。十里江山福地,满城桃李春风。...
  •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飞燕
    瞥见谁家燕,才惊社日临。洛花移种否,唤起故园心。...
  • 山行
    寒食清明数日间,青青杨柳与谁攀。乾坤不尽云边眼,冰雪相堪屋上山。时序只将诗拨遣,穷愁聊以酒......
  • 壬子劝驾
    人物从来盛楚南,新元诏士奉芝函。身逢熙运千之一,名占巍科十有三。好趁驿格催骑策,归来官柳映......
  • 过西海隘即事
    江带湖襟护一堤,人烟落落柳依依。白鸥世界秋容澹,红蓼汀州水际肥。断岸马危迟弗骤,中流舟顺疾......
  • 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月沉荒垒马横塞,风卷寒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