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廌
2025-07-27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宋代  李廌  

泉南南蒲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作者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翻译及注释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是李廌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南蒲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官职的追求与对文学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别元勋,不再吹嘘担任侍亲官职的南蒲地区。
南蒲就像南海的一部分,瘴雾笼罩,使人难以清醒。
我想摆脱繁文缛节,放下尘世的琐事,
在刺桐花下,汲取兰亭的学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南蒲地区为背景,通过描绘瘴雾笼罩的景象,表达了对那里环境的厌倦和不满。瘴雾使人感到沉闷和迷茫,无法清醒地去体验生活。诗人借此抒发对现实琐事的厌倦,表达了对官职和功名的不屑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渴望。

诗中的“元勋”指的是诗人所送别的人物,而“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则意味着不再吹嘘担任侍亲官职的南蒲地区。这种态度显露出诗人对权位的淡漠,他更注重追求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诗人在诗中提到“刺桐花下学兰亭”,表达了他对文学的向往和对兰亭颂的学习。刺桐花下,指的是一个清幽的地方,暗示着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的心灵净土。兰亭指的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会,被誉为千古文章第一楼。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汲取兰亭的学问,追求文学上的造诣。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出诗人对权势和名利的淡薄态度,以及对自由和文学追求的渴望。通过对南蒲地区瘴雾笼罩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官场繁文缛节的疲惫和对自由与学问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uán xūn bù fá shì qīn zhī guān quán nán bā shǒu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quán nán nán pú shì nán míng, zhàng wù xūn rén bù yòng xǐng.
泉南南蒲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xiǎng duì wén shū sāo shǒu bà, cì tóng huā xià xué lán tíng.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相关内容11:

次韵关子容湖上晚饮

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秋溪

岑使君牧襄阳受代还朝某同赵德麟谢公定潘仲

范蜀公挽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东禅
    东阡急雨未成泥,度密穿青取径微。邂逅无人成独往,殷懃有月与同归。...
  • 吕朝散挽诗二首
    殊重平生邴曼容,退身能勇自为雄。盛衰付与枕中梦,福禄犹嗤塞上翁。松菊渐荒三径合,鹤猿悮怨故......
  • 三冈亭在邑西南三十里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使魏
    贱人敢图柄,时哉天步艰。相尔箦中意,三亭宁腼颜。佩印能几时,网成已入关。宣言往代汝,天道真......
  • 送提刑李学士移使东路
    襟袖从前相向开,倡酬于此未多陪。身更宠辱谈弥胜,路别东西意自哀。隐几忘言终不近,白头青简两......
  •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
    蜀山如鸟道,剑阁郁嵯峨。嗟君正朱颜,奈此艰险何。秋雨峨眉道,春风濯锦波。青山一羸马,古今应......
  • 晚坐
    柳弱留春色,梅寒让雪花。溪明数积石,月过恋平沙。病减还憎药,年侵郤累家。後归栖未定,不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