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月夜游太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28

月夜游太湖

明代  高启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月夜游太湖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月夜游太湖翻译及注释

《月夜游太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月夜游览太湖时的心境和景色。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要寻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同时也想要游览洞庭湖。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的远水初涵,长天渐渐变得秋意盎然。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太湖的景色,将其比喻为广阔的青草,而月亮则像是漂浮在湖面上的白莲花。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万壑间风传笛声,三更时分挂着的船只。这里通过描绘夜晚的声音和景象,增添了诗词的层次感和生动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叶子随着鸟儿的飞散,山峦随着波浪的流动。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追求。同时,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月夜游太湖拼音读音参考

yuè yè yóu tài hú
月夜游太湖

yù xún lín wū yǐn, hái guò dòng tíng yóu.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yuǎn shuǐ chū hán yè, cháng tiān jǐn zuò qiū.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hú rú qīng cǎo kuò, yuè shì bái lián fú.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wàn hè fēng chuán dí, sān gēng dòu guà zhōu.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yè yīng suí niǎo sàn, shān yù chèn bō liú.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hào dàng wú hé shì, chī yí bù kě qiú.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相关内容11: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醉归夜醒闻雨

晓睡

送吴生赴汴省其父指挥

醉仙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来
    客愁拟向春来减,春到愁翻倍旧时。走马已无年少乐,听莺空有故园思。日光皛皛浓熏草,风力扬扬缓......
  • 斋前芭蕉
    静绕绿阴行,闲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 倪元镇墨竹
    倪君好画复耽诗,瘦骨秋来似竹枝。前夜梦回如得见,纸窗斜影月低时。...
  • 客馆秋怀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惭非张仲蔚,门户有......
  • 赠炼师祷雨
    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
  • 郊墅杂赋(十六首)
    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孤墅藏群柳,诸田灌一陂。僮闲春作少,妇懒午炊迟。谁道花源好,还令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