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孤山隐居书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28

孤山隐居书壁

宋代  林逋  

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擬别移居。
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孤山隐居书壁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孤山隐居书壁翻译及注释

《孤山隐居书壁》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水未深猿鸟少,
此生犹擬别移居。
直过天竺溪流上,
独树为桥小结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林逋的隐居之志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首句“山水未深猿鸟少”,通过描绘山水景色的深浅和猿鸟的稀少,表达了诗人对于僻静之地的向往。第二句“此生犹擬别移居”,表明诗人对于离开现有居所,寻找更为隐秘、宁静之地的决心。第三句“直过天竺溪流上”,描述了诗人直接穿过天竺溪流,意味着他要超越现实的障碍,寻找更为理想的居住地。最后一句“独树为桥小结庐”,表达了诗人在理想的居住地上,以一棵孤树作为桥梁,建造了一个小小的茅屋,寓意着他希望在这个隐居之地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林逋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于自由、宁静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孤山隐居书壁拼音读音参考

gū shān yǐn jū shū bì
孤山隐居书壁

shān shuǐ wèi shēn yuán niǎo shǎo, cǐ shēng yóu nǐ bié yí jū.
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擬别移居。
zhí guò tiān zhú xī liú shàng, dú shù wèi qiáo xiǎo jié lú.
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相关内容11:

水调歌头

山中冬日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水调歌头

初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皎师归越
    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稜。幸谢云门路,同寻苦......
  • 闻叶初秀才东归
    高鸿多北向,极目雨余天。春满吴山树,人登汴水船。吟生千里月,醉尽一囊钱。肯便怀乡邑,时清复......
  • 满庭芳
    搭手寻思,百年如梦,算来何不清闲。逍遥快乐,且乐一身安。日月韶光似箭,不觉人老花残。思今古......
  • 追和彭城太尉夏月寄题湖上湛源大师房
    碧蒲红蓼白莲房,一片栾栌撼水光。海岸空闻有孤绝,山中休道更清凉。惊飞翡翠当轩鸟,袅过旃檀别......
  • 送赵时校书之任临川司理
    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
  • 寄太白李山人
    颜如童子发如黳,卜筑深当太白西。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鹍鹏懒击三千水,龙虎闲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