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忆秦娥(元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孝祥
2025-07-21

忆秦娥(元夕)

宋代  张孝祥  

忆秦娥  

元宵节。
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
香尘随步。
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
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
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忆秦娥(元夕)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忆秦娥(元夕)翻译及注释

《忆秦娥(元夕)》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孝祥。这首诗词描写了元宵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
香尘随步。
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
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
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元宵节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浪漫的景象。凤楼和鳌山相对而立,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色。香尘随着行人踏步而飘荡,柳树梢头微弱的月光下,情意绵绵的人又掀起了珠帘。游人们不愿放下手中的笙歌,一直欢乐地歌唱不停。清晨的烟雾轻柔地散去,帝都的宫阙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庄严壮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凤楼和鳌山相对,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诗中的香尘随着行人的踏步而飘荡,柳树下微弱的月光增添了浪漫的氛围。多情的人们又掀起了珠帘,展示了他们的情感和活力。游人们不愿放下手中的笙歌,歌唱不停,展示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清晨时,烟雾轻柔地散去,帝都的宫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壮丽,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同时展示了节日的欢乐和美丽的景色。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词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

忆秦娥(元夕)拼音读音参考

yì qín é yuán xī
忆秦娥(元夕)

yuán xiāo jié.
元宵节。
fèng lóu xiāng duì áo shān jié.
凤楼相对鳌山结。
áo shān jié.
鳌山结。
xiāng chén suí bù.
香尘随步。
liǔ shāo wēi yuè.
柳梢微月。
duō qíng yòu bǎ zhū lián jiē.
多情又把珠帘揭。
yóu rén bù fàng shēng gē xiē.
游人不放笙歌歇。
shēng gē xiē.
笙歌歇。
xiǎo yān qīng sàn, dì chéng gōng què.
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相关内容11: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烛影摇红·送会宗

玉楼春(印眉)

除夜有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一作对酒)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那知横吹笛,江外作......
  •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尊前......
  • 浪淘沙(十月十九夜赏菊)
    我爱菊花枝。浥露偏宜。旋移佳种一年期。照眼黄金三径烂,可但东篱。秋老摘花吹。敢恨开迟。只愁......
  • 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
  • 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
  • 题所赁宅牡丹花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可怜零落蕊,收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