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山夜临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上官仪
2025-07-25

奉和山夜临秋

唐代  上官仪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奉和山夜临秋作者简介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奉和山夜临秋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
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
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
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
空濛烟壑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登山所见的景色。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大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夜晚殿帐中清凉的气息,透露出夏日的余热未消。接着写到辇道间弥漫着秋天的阴凉气息,显示出秋天的临近。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凄风吹拂汉筑和流水流入虞琴的景象。凄风吹动着古代王朝的建筑,流水则如音乐般流入琴中,增添了一种诗意和安静的氛围。

继而是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的描写。这两句表达了秋天的特征,通过飞过的雁鸟和在清澈的月光下看到的树林,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描写了露水滴落在枝叶上发出声响,烟雾弥漫在深邃的山谷间。此刻的景色显露出清新和幽雅之感,又透露出一丝寂静和苍茫之意。

整首诗描绘了夜晚登山的景色,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思考。它以生动的词语、美妙的形象和抒情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景色的追忆。

奉和山夜临秋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shān yè lín qiū
奉和山夜临秋

diàn zhàng qīng yán qì, niǎn dào hán qiū yīn.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qī fēng yí hàn zhù, liú shuǐ rù yú qín.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yún fēi sòng duàn yàn, yuè shàng jìng shū lín.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dī lì lù zhī xiǎng, kōng méng yān hè shēn.
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相关内容11:

渔歌

点绛唇

戚将军赠宝剑歌

相和歌辞·乌夜啼

赠陈宗之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如梦令
    竹上一楼岚翠。竹下一渠春水。中有隐人居,破屋数间而已。无事。无事。静夜月明千里。...
  • 凤凰台上忆吹箫(转官球)
    白玉磋成,香罗捻就,为谁特地团团。羡司花神女,有此清闲。疑是弓靴蹴鞠,刚一踢、误挂花间。方......
  • 瑞鹧鸪
    东洲游伴寄兰苕。人日晴时不用招。微雨来看杨柳色,故人相遇浴龙桥。愁如春水年年长,老共东风日......
  • 登城楼望西山作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
  • 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 赋饮马长城窟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负荷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