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丹阳刘太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翃
2025-07-24

送丹阳刘太真

唐代  韩翃  

长干道上落花朝,羡尔当年赏事饶。
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
春衣晚入青杨巷,细马初过皂荚桥。
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

送丹阳刘太真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送丹阳刘太真翻译及注释

送丹阳刘太真

长干道上落花朝,
羡尔当年赏事饶。
下箸已怜鹅炙美,
开笼不奈鸭媒娇。
春衣晚入青杨巷,
细马初过皂荚桥。
相访不辞千里远,
西风好借木兰桡。

中文译文:
送丹阳刘太真

在长干道上,花瓣纷飞,朝阳初升,
我羡慕你年少时游览的美景。

下箸时已经爱上了炙烤的鹅肉的美味,
不由得想起了鸭媒娇的声音。

春衣晚点,我进入了青杨巷,
轻盈的马儿刚刚跨过皂荚桥。

我愿意千里远行,来拜访你,
借着西风,搭乘木兰船,真是美好的风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丹阳刘太真的送别。长干道上的落花景象,使得诗人回忆起了刘太真年轻时所见过的美景,产生了羡慕之情。

诗中表达了对琴乐家鸭媒娇的思念之情,下箸即画面描述,用鹅炙来暗射鸭媒娇的凄艳婉转,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时光的依恋和缅怀。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落日时分来到丹阳的情景,走进了青杨巷,骑着细马越过皂荚桥。通过描绘这样的画面,诗人展示了诗人远道而来,情景万分的真挚之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千里远行,借着西风搭乘木兰船来拜访刘太真。西风和木兰桡的意象都象征着远行,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并以送别的方式对刘太真表达了深深的祝福和思念。

诗意情感真挚,以深邃隽永的诗意和细腻的描写,刻画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之情,展示了友谊的力量和美好的情感。

送丹阳刘太真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dān yáng liú tài zhēn
送丹阳刘太真

cháng gàn dào shàng luò huā zhāo, xiàn ěr dāng nián shǎng shì ráo.
长干道上落花朝,羡尔当年赏事饶。
xià zhù yǐ lián é zhì měi,
下箸已怜鹅炙美,
kāi lóng bù nài yā méi jiāo.
开笼不奈鸭媒娇。
chūn yī wǎn rù qīng yáng xiàng, xì mǎ chū guò zào jiá qiáo.
春衣晚入青杨巷,细马初过皂荚桥。
xiāng fǎng bù cí qiān lǐ yuǎn, xī fēng hǎo jiè mù lán ráo.
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


相关内容11:

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酬皇甫侍御见贺之作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陪王员外北楼宴待月

漫歌八曲·故城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刘侍御月夜宴会
    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愚爱凉风来,明月正......
  • 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
    此去那知道路遥,寒原紫府上迢迢。莫辞别酒和琼液,乍唱离歌和凤箫。远水东流浮落景,缭垣西转失......
  •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三秦千仓空,战卒如......
  • 刘方平西斋对雪
    对酒闲斋晚,开轩腊雪时。花飘疑节候,色净润帘帷。委树寒枝弱,萦空去雁迟。自然堪访戴,无复四......
  • 补乐歌十首·五茎
    (《五茎》,颛顼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之根茎。凡一章,章八句)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
  • 系乐府十二首·寿翁兴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