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9-09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唐代  李益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翻译及注释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统汉峰的西边是降户的营地,
黄河流经长城,埋葬了无数战士的骨骸。
如今,燕然石上已经刻下铭记,
北地无人,唯有空旷的月光照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统汉峰下的景象,通过对战争遗迹和荒凉北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荣耀的追寻。

首先,诗中提到了黄河和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工程,两者在这里交汇。黄河战骨拥长城,揭示了长城建筑的目的和代价,长城的建设和保卫是历史上无数战士鲜血和生命的牺牲换来的。这里的战士骨骸,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也让人感叹英勇战士的壮丽与伟业。

其次,诗中提到了燕然石,燕然是指燕山,燕山是长城的一部分,也是古代战争的重要地点。燕然石,即刻有铭记的石碑,象征着对历史的珍视和铭记,也承载着对英雄事迹的赞颂。燕然石上的铭记,让人们能够思考和回溯曾经的战争岁月,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类的奋斗。

最后,诗中提到北地无人,空月明。北地的荒凉和无人的景象,与黄河和长城的壮丽形成鲜明对比。北地的荒凉与空旷,让人感叹曾经的英雄豪情已逝,古战场如今空荡荡,唯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给人一种寂寥和幽静的感觉。

综合来看,李益通过描绘统汉峰下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诗词中的黄河、长城、燕然石等元素,展现了历史的庄严和壮丽,以及战士们的牺牲与奋斗。整首诗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呈现了一幅历史与人文交融的画面。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拼音读音参考

tǒng hàn fēng xià yī zuò guò jiàng hù zhì tǒng mò fēng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tǒng hàn fēng xī jiàng hù yíng, huáng hé zhàn gǔ yōng cháng chéng.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zhǐ jīn yǐ lēi yàn rán shí, běi dì wú rén kōng yuè míng.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相关内容11:

奉和李益游栖岩寺(一作登西岩寺,一作常衮诗)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楚县入青枫,长江一派通。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片雨收山外,连云上汉东。陆机犹滞洛,念子望......
  • 春行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归路南桥望,垂杨拂......
  • 同钱郎中晚春过慈恩寺
    不见僧中旧,仍逢雨后春。惜花将爱寺,俱是白头人。...
  • 浑赞善东斋戏赠陈归
    长裾珠履飒轻尘,闲以琴书列上宾。公子无雠可邀请,侯嬴此坐是何人。...
  • 送黎少府赴阳翟
    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白马如风疾,青袍夺草新。不嫌鸣吠客,愿用百......
  •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谁堪登灞岸,还作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