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郑佥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24

次韵郑佥判

宋代  方岳  

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
生前尺足竹三迳,身外无穷水一杯。
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

次韵郑佥判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郑佥判翻译及注释

《次韵郑佥判》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诗穷不易办亭材,
只恁荒寒处处苔。
种秫便当终老去,
爱花能有几人来。
生前尺足竹三迳,
身外无穷水一杯。
未必诸贤知此意,
柴门虽设不曾开。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境况的无奈和思考。诗中的"穷"并不仅指经济上的困窘,更多的是指对人生的无奈和困顿。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环境为例,描述了生活的荒凉和贫瘠,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首两句描绘了生活的荒凉和贫瘠,用"荒寒处处苔"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困顿和困苦。接下来的两句"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种植庄稼只能维持生计,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却鲜有人能理解和欣赏。

后两句"生前尺足竹三迳,身外无穷水一杯"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尺足竹三迳"暗示作者生活简朴,"身外无穷水一杯"则暗示了生活中的无限可能和未知。最后两句"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外界理解的期待,虽然有着柴门,却未曾打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顿和无奈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和理解的渴望。通过对自身生活境况的描绘,作者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

次韵郑佥判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èng qiān pàn
次韵郑佥判

shī qióng bù yì bàn tíng cái, zhǐ nèn huāng hán chǔ chù tái.
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zhǒng shú biàn dāng zhōng lǎo qù, ài huā néng yǒu jǐ rén lái.
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
shēng qián chǐ zú zhú sān jìng, shēn wài wú qióng shuǐ yī bēi.
生前尺足竹三迳,身外无穷水一杯。
wèi bì zhū xián zhī cǐ yì, zhài mén suī shè bù céng kāi.
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


相关内容11:

四月韵答才老

早春山中

道中即事

次韵郑省仓

读折诗效其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
    海棠寂寂香埋玉,山雨浪浪负双足。闭门长憾虎头痴,对客不供貂尾续。径呼伯雅相拍浮,试坐毛锥三......
  • 即事十首
    岩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宁复此秋崖。不须更问青鸟子,一锸相随死便埋。...
  • 书璨相公梅卷
    一梢两梢晓滩月,三花五花暮江雪。春风到手眼生寒,烟水村深有茅蕝。...
  • 山居十首
    我爱山居好,乾坤自一丘。牡丹新富贵,杨柳旧风流。妇喜醅新熟,儿夸麦有秋。人生行乐耳,身外更......
  • 元日雨
    云泥隔断拜年人,天自怜予老病身。荠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风烟不尽惟吾老,造化无他只......
  • 唐律十首
    老去脚犹轻,吟边不杖行。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不辞遭泥饮,谨勿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