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减字木兰花(七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谢逸
2025-07-18

减字木兰花(七夕)

宋代  谢逸  

爱国  壮志难酬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
天幕低垂。
新月弯环浅晕眉。
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
残漏疏钟。
肠断朝霞一缕红。

减字木兰花(七夕)作者简介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减字木兰花(七夕)翻译及注释

《减字木兰花(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谢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荷花随风摇曳,乞巧楼中凉爽如水。天空低垂,新月弯弯,浅浅地映在眉梢上。桥上有乌鹊,忠诚地守约在云外。残漏时钟敲响,肠断的朝霞透出一丝红光。

诗意: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场景。荷花随着微风摇曳,乞巧楼中清凉爽朗,营造出夜晚凉爽宜人的氛围。天空低垂,新月微弯,像轻轻的微笑浮现在女子的眉梢上。桥上有乌鹊,象征着牵挂的情感,它们忠实地守着年年七夕的約定。时钟敲响,寥寥数声,夜晚的残漏声音。在这寂静的夜晚,肠断的朝霞透出一丝红光,似乎映照着作者内心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七夕节夜晚的凉爽和寂静,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荷花、乞巧楼、天空、新月、桥上的乌鹊以及朝霞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

荷花摇曳随风,表达了夜晚凉爽的感觉,为整个场景设置了舒适的氛围。乞巧楼中的清凉如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幽静的感觉。天空低垂,新月微弯,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受,也暗示了夜晚的浪漫和情愫。桥上的乌鹊象征着情感的牵绊和约定,它们忠诚地守在云外,传递了作者对于长久的思念和等待的期许。时钟的残漏声和肠断的朝霞一缕红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离愁别绪。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七夕节夜晚的情感体验,情景交融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哀愁。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美丽而凄凉的夜晚场景,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减字木兰花(七夕)拼音读音参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qī xī
减字木兰花(七夕)

hé huā fēng xì, qǐ qiǎo lóu zhōng liáng shì shuǐ.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
tiān mù dī chuí.
天幕低垂。
xīn yuè wān huán qiǎn yūn méi.
新月弯环浅晕眉。
qiáo héng wū què, bù fù nián nián yún wài yuē.
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
cán lòu shū zhōng.
残漏疏钟。
cháng duàn zhāo xiá yī lǚ hóng.
肠断朝霞一缕红。


相关内容11:

临江仙(燕诸部使者)

虞美人(次虞仲登韵)

玉楼春

玉楼春

蝶恋花(寒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歌子
    人有纫兰佩,云无出岫心。扁舟来入碧涛深。坐见楚咻、儿女变齐音。但醉双瓶玉,从渠六印金。此时......
  • 木兰花(送耿太尉赴阙)
    尧天雨露承新诏。珂马风生趋急召。玉符曾将虎牙军,金殿还升龙尾道。征西镇北功成早。仗钺登坛今......
  • 菩萨蛮
    山光冷浸清溪底。溪光直到柴门里。卧对白萍洲。欹眠数钓舟。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老病独醒多......
  • 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干霄百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
  •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春容......
  • 醉花阴(次韵印师)
    东皇已有来归耗。十里青山道。冻木卉万株梅,一夜妆成,似趁鸣鸡早。年时清赏曾同到。先仗游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