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瓶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19

瓶笙

宋代  黄庚  

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
缓缓煮汤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蝇声。
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
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

瓶笙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瓶笙翻译及注释

《瓶笙》是宋代黄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热中竟日自煎烹,
音节都从一气生。
缓缓煮汤方蟹眼,
微微聒耳忽蝇声。
频惊清梦愁无寐,
似诉羁情叹不平。
却笑书生那解此,
联诗石鼎羡弥明。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通过烧茶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烦扰和不满,以及对于心境的思索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赏析:
这首诗以烧茶的过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首句“热中竟日自煎烹”,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煮茶的专注和投入。接着,“音节都从一气生”,通过茶水被煮沸的声音,把诗人内心的烦恼和焦虑与茶水的沸腾声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意境上的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缓缓煮汤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蝇声”,描绘了煮开的茶水中冒出蟹眼般的气泡,以及微弱的蝇声,给人一种细小而微妙的感觉。这些细节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微小事物的关注和敏感。

接着,“频惊清梦愁无寐”,诗人通过形容自己频繁受到清梦的干扰和愁苦的困扰,表达了内心的不安和痛苦。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似诉羁情叹不平,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倾诉和对于境遇的不满。诗人对于现实中“书生”们解不开心中困惑和烦恼的笑声,透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最后一句以联想的方式,以石鼎羡慕明月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境遇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烧茶过程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痛苦和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细腻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带给读者思考与共鸣。

瓶笙拼音读音参考

píng shēng
瓶笙

rè zhōng jìng rì zì jiān pēng, yīn jié dōu cóng yī qì shēng.
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
huǎn huǎn zhǔ tāng fāng xiè yǎn, wēi wēi guā ěr hū yíng shēng.
缓缓煮汤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蝇声。
pín jīng qīng mèng chóu wú mèi, shì sù jī qíng tàn bù píng.
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
què xiào shū shēng nà jiě cǐ, lián shī shí dǐng xiàn mí míng.
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


相关内容11:

寒夜即事

偶书

燕子楼

听雨

书山阴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怀友
    听雨思君泪欲流,檐声滴老鬓边秋。何时过我晴窗下,共话思君听雨愁。...
  • 春游次王修监簿韵
    天色新晴带薄寒,主人饮客出城关。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春水断桥芳草塘,晓风啼鸟落......
  • 春日
    春色浓於酒,何须醉玉觞。柳疏莺占影,花杂蝶分香。往事随流水,间愁付夕阳。吟边自歌舞,犹学少......
  • 斑竹夫人
    汗青书墨沁肌凉,李卫曾携近竹床。眼孔盈盈看熟客,泪痕点点泣秋房。湘纹冷淡宜湘簟,玉体玲珑称......
  • 听雪
    扑簌敲窗纸,寒齐剡水滨。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耳静声逾细。心清趣自真。爱梅情更苦,恐压一......
  • 和郑枢山竹夫人韵
    玉环倾国起胡兵,有色终污后世名,九夏专房何在貌,一身空洞若为情。宠名本自无心得,妇节从来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