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炎
2025-09-08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

宋代  张炎  

浪淘沙  

香雾湿云鬟。
蕊佩珊珊。
酒醒微步晚波寒。
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
游冶未知还。
鹤怨空山。
潇湘无梦绕丛兰。
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作者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翻译及注释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雾湿云鬟。
蕊佩珊珊。
酒醒微步晚波寒。
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
游冶未知还。
鹤怨空山。
潇湘无梦绕丛兰。
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墨水仙花的思念之情,并将之比喻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通过描绘墨水仙花的美丽形象和墨水仙花寄给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以墨水仙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香缭绕、花朵婀娜多姿的形象,展现了墨水仙花的美丽和高贵。诗中提到的“香雾湿云鬟”和“蕊佩珊珊”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愉悦感受。

诗中还描绘了酒醒后微醺的步履和夜晚的寒冷波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金鼎虽然已经熔化,虚坛已经冷却,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期待着友人的归来。

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通过“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这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长久存在的希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温暖和共鸣的感受。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拼音读音参考

làng táo shā zuò mò shuǐ xiān jì zhāng bó yǔ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

xiāng wù shī yún huán.
香雾湿云鬟。
ruǐ pèi shān shān.
蕊佩珊珊。
jiǔ xǐng wēi bù wǎn bō hán.
酒醒微步晚波寒。
jīn dǐng shàng cún dān yǐ huà, xuě lěng xū tán.
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
yóu yě wèi zhī hái.
游冶未知还。
hè yuàn kōng shān.
鹤怨空山。
xiāo xiāng wú mèng rào cóng lán.
潇湘无梦绕丛兰。
bì hǎi máng máng guī bù qù, què zài rén jiān.
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相关内容11:

水龙吟(以李长吉美人梳头歌填)

菩萨蛮(冬)

河传

浣溪沙(秋怀)

台城路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摸鱼儿(甲申客路闻鹃)
    雨萧萧、春寒欲暮。杜鹃声转□□。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行且去。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
  • 菩萨蛮
    谁能画取沙边雨。和烟澹扫蒹葭渚。别岸却斜晖。采莲人未归。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去了更回头......
  • 菩萨蛮(四时四首回文·春)
    小红桃脸花中笑。笑中花脸桃红小。垂柳拂帘低。低帘拂柳垂。袅花风鬓绕。绕鬓风花袅。归路月沉西......
  • 水调歌头(败荷)
    摇风犹似旆,倾雨不成盘。西风未禁十日,早作背时看。寂寞六郎秋扇,牵补灵均破屋,风露半襟寒。......
  • 木兰花慢(归隐湖山,书寄陆处梅)
    二分春是雨,采香径、绿阴铺。正私语晴蛙,于飞晚燕,闲掩纹疏。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
  • 减兰十梅(并序·总题)
    窃以花虽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潜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里,已见一枝;山上驿边,乱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