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祝英台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史达祖
2025-07-15

祝英台近

宋代  史达祖  

祝英台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
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祝英台近作者简介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祝英台近翻译及注释

《祝英台近》是宋代史达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诗意:
《祝英台近》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寂寥的春景。诗人以极富情感和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关联。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描绘花落草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对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落花深,芳草暗”,以景物的变化来衬托诗人的愁绪和离别之情。接着,“春到断肠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悲凉感受,将春天与断肠之处相联系,加深了诗中的忧愁意境。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金勒骄风,欲过天堤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心中的追求和渴望。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通过描绘美丽的景物,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此处的翠楼、画阑和琼树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寄托着他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结尾,以寄情于湖光山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所思念之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诗人倚帘吹絮,展示了他对归来之人的期盼和等待。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祝英台近》以其精巧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情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祝英台近拼音读音参考

zhù yīng tái jìn
祝英台近

luò huā shēn, fāng cǎo àn, chūn dào duàn cháng chù.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jīn lēi jiāo fēng, yù guò tiān dī qù.
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
cuì lóu gé lǐng xī biān, qià rú céng yuē, huà lán yìng yī zhī qióng shù.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zhèng níng zhù.
正凝伫。
fāng yì qī yuè jīn chūn, hún yù biàn tōu xǔ.
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duō shǎo yīng shēng, bù gǎn jì chóu yǔ.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xiè láng rì rì xī hú, rú jīn guī hòu, jǐ shí jiàn yǐ lián chuī xù.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相关内容11:

鹧鸪天(叔母生日前数月,西叔方以女妻唐述之,故未聊云云)

杏花天

留春令(金林檎咏)

鹧鸪天(十五日同宪使观灯马上得数语)

鹧鸪天(次韵刘左史光祖自和去年元夕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柳梢青(柳)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
  • 好事近
    三叠古藤阴,自笑无能为役。千载和陶新曲,了非仙非释。影徒随我月徘徊,风叶露华湿。瓮下是成真......
  • 江城子(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行人......
  • 南乡子(赋十四弦)
    直柱倚冰弦。曾见胡儿马上弹。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想像湘妃水一帘。塞恨曲中传。两折琴丝费玉......
  • 烛影摇红
    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征鸿相唤著行飞,不耐霜风紧。雪意垂垂未定。正惨惨、云横冻影。酒醒......
  •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一自送君趋幕府。惺忪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三年山月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