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西风忽复到菰蒲翻译及注释
《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用灯牌字拼凑成诗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赤壁当年赋子虚,
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
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
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
见说来年此事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灯牌字拼凑成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赤壁当年赋子虚”,回忆了赤壁之战时,曹操赋诗《赋子虚》的情景。接着,“西风忽复到菰蒲”,表达了时光的流转,西风再次吹到菰蒲,暗示着历史的回溯。
下一句“蟾蜍影里千秋鉴”,通过蟾蜍的影子,寓意着历史的见证。而“蟋蟀声中七月图”,则描绘了七月的夜晚,蟋蟀的鸣叫声中,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表达了作者的诗思在广阔的云汉之间飘荡,歌声在江湖中回荡,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音乐的热爱。
最后两句“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描绘了灯火辉煌的景象,预示着明年的今日将成为过去,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这首诗词通过灯牌字的拼凑,将历史、时光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文天祥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西风忽复到菰蒲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