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22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

唐代  刘禹锡  

送别  写景  田园  山川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翻译及注释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耳闻战鼓带经锄,
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
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
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
知君无翼上空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禹锡送别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的作品。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蔡京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社会现象和人们对进士的崇敬。

首句“耳闻战鼓带经锄”,表达了蔡京在家乡里闾(即乡村)时就有了名声,耳闻战鼓,手持经书和农具,展示了他既有文才又有农耕之勤。

第二句“振发声名自里闾”,意味着蔡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乡村间传播开来,声名远播。

第三句“已是世间能赋客”,指蔡京已经成为世间有才华的文人。

第四句“更攻窗下绝编书”,表达了蔡京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努力和追求,他不仅能够作诗赋,而且能够写出独特的编书之作。

接下来两句“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表达了蔡京的才华和价值不为权贵所知,他不被朝廷重用,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却无法与他相比。

最后两句“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表达了刘禹锡对蔡京的欣赏和祝福。蔡京幸运地得到了曾经担任宰相的崔相公的赏识,崔相公了解蔡京的才华,知道他是被埋没的人才,希望他能够在学究科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整首诗词通过对蔡京才华的赞美和对科举制度下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蔡京前程的祝福和希望。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qián jìn shì cài jīng fù xué jiū kē shí cuī xiàng gōng yáng shàng shū zhǎng xuǎn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

ěr wén zhàn gǔ dài jīng chú, zhèn fā shēng míng zì lǐ lǘ.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yǐ shì shì jiān néng fù kè,
已是世间能赋客,
gèng gōng chuāng xià jué biān shū.
更攻窗下绝编书。
zhū mén dá zhě shuí néng shí, jiàng zhàng shū shēng jǐn bù rú.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xìng yù tiān guān jiù chéng xiàng, zhī jūn wú yì shàng kōng xū.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相关内容11:

南中书来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答后篇

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董生奉内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重题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一泛钓璜处,再吟锵......
  • 历阳书事七十韵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本吴风俗剽,兼楚语......
  •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总戎宽得众,市义贵......
  •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
    汉郡三十六,郁林东南遥。人伦选清臣,天外颁诏条。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分圻辨风物,入境闻......
  • 送深法师游南岳(上人本住资圣寺)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唯应衔果雁,相送至......
  •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