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六夜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朱庆馀
2025-07-18

十六夜月

唐代  朱庆馀  

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
孤光犹不定,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寒生静路岐。
皎然银汉外,长有众星随。

十六夜月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十六夜月翻译及注释

《十六夜月》是唐代朱庆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
孤光犹不定,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寒生静路岐。
皎然银汉外,长有众星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诗人观察到夜晚的月亮,感叹时间的飞逝,认识到月亮的圆满已经开始减少。孤独的月光依然不稳定,使人对于这个浮世间的一切更加怀疑。月亮的倒影映在江河和海洋之中,寒气逐渐充斥着安静的路岔。明亮的月光照耀在银河之外,众多的星星也在其旁边闪耀。

赏析:
《十六夜月》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感到的深深思索。诗人以月亮的减少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月亮的不稳定和浮世的堪疑则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疑惑和不确定感。诗中的影落澄江海和寒生静路岐揭示了岁月的冷寂和人生的孤独。然而,尽管如此,皎然的月亮仍然照耀在银河之外,星星们也始终陪伴着月亮。这种对于光明和希望的描绘,为整首诗带来一丝温暖和慰藉,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月夜的景象,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索,同时也展现了对于光明和希望的坚持和追求。

十六夜月拼音读音参考

shí liù yè yuè
十六夜月

zuó yè hū yǐ guò, bīng lún shǐ jué kuī.
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
gū guāng yóu bù dìng, fú shì gèng kān yí.
孤光犹不定,浮世更堪疑。
yǐng luò chéng jiāng hǎi, hán shēng jìng lù qí.
影落澄江海,寒生静路岐。
jiǎo rán yín hàn wài, zhǎng yǒu zhòng xīng suí.
皎然银汉外,长有众星随。


相关内容11:

题陆敦礼山居伏牛潭

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陀僧

塞下曲

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钱塘赠武翊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镜湖西岛言事
    慵拙幸便荒僻地,纵闻猿鸟亦何愁。偶因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馀添橡实,生涯一半在......
  • 明月照高楼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倘未涸,妾泪终......
  • 宿江馆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夜深乡梦觉,窗下月明斜。起雁看荒草,惊波尚白沙。那堪动乡思,故国在......
  • 鹦鹉
    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觜任天真。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 题胜上人山房
    清昼房廊山半开,一瓶新汲洒莓苔。古松百尺始生叶,飒飒风声天上来。...
  • 题濠州钟离寺
    遥遥东郭寺,数里占原田。远岫碧光合,长淮清派连。院藏归鸟树,钟到落帆船。唯羡空门叟,栖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