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樟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08-11

题樟亭

唐代  张祜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题樟亭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题樟亭翻译及注释

《题樟亭》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早晨清澈的天空中,我站在虚槛之上,云山连绵,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地势高,俯瞰江岸景致,天空倒映在海门上,一片空阔无边。
树木叶色与秋意融为一体,潮水的声音随着夜风传入。
年复一年,此景不变,已经催老了我的白发老翁。

诗意和赏析:
《题樟亭》是唐代张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逝和光阴虚度的感慨。

首先,诗歌开篇以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的景象为引子,展示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景色之美令人陶醉,同时也使诗人体悟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然后,作者进一步描写了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的景象。江岸、海门、天空都展示了一片广袤无垠,人在其中如同渺小的感受。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宽广和自由的感受,也引发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以及自己的生命之脆弱的思考。

接着,诗中的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则展示出秋天的景色和夜晚的寂静。这里所描述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对于时间的消逝的映射。秋天是物华天宝的时节,然而即使在这样美丽的时刻,光阴的悄无声息的流逝依然在作嬉戏,好似在警示人们珍惜光阴。

最后,作者以“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作为结尾,把人与岁月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岁月不饶人,不论是美好的风景,还是人的容颜,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而白头翁这一形象,则暗示作者自己已经年老,感慨自己的时光匆匆流逝。

总的来说,《题樟亭》以山水田园的景象为素材,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深思熟虑,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虚度和岁月逝去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借以反思人的生命,表达了对于光阴易逝的珍惜之情。

题樟亭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āng tíng
题樟亭

xiǎo jì píng xū kǎn, yún shān sì wàng tōng.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dì pán jiāng àn jué, tiān yìng hǎi mén kōng.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shù sè lián qiū ǎi, cháo shēng rù yè fēng.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nián nián cǐ guāng jǐng, cuī jǐn bái tóu wēng.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相关内容11:

舒州酬别侍御

僧院牡丹

留别南徐故人

及第后寄广陵故人(一作寄淮南李相公绅)

送康绍归建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造微禅师院
    夜香闻偈后,岑寂掩双扉。照竹灯和雪,穿云月到衣。草堂疏磬断,江寺故人稀。唯忆江南雨,春风独......
  • 题赠志凝上人
    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道心长日笑,觉路几年行。片月山林静,孤云海棹轻。愿为尘外契,一就智......
  • 太和公主还宫
    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登车随伴仗,谒庙入......
  • 赠茅山高拾遗蔓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梦觉幽泉滴,应疑禁......
  • 赠僧云栖
    麈尾与筇枝,几年离石坛。梵馀林雪厚,棋罢岳钟残。开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衡阳寺前雁,今日到......
  • 赠薛鼎臣侍御(一作送刘崇德尉睦州建德县)
    一命前途远,双曹小邑闲。夜潮人到郭,春雾鸟啼山。浅濑横沙堰,高岩峻石斑。不堪曾倚棹,犹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