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

宋代  梅尧臣  

适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
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
近城尘土多,乱尔烟霞趣。
野蜂衔漆汁,尚欲为蔕固。
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谕。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

适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
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
近城尘土多,乱尔烟霞趣。
野蜂衔漆汁,尚欲为蔕固。
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谕。

中文译文:
刚从山中来,又要返回山中去。
为了回报山中的人,别嫌弃山中的生活。
城市附近尘土飞扬,景色繁忙喧嚣。
野蜂衔着漆汁,仍然想坚守自己的职责。
在这里安心休息,能否忘却我所教导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表达了对怀贤上人归隐山林的送别之情,并借此思考人生的归宿和内心的宁静。

诗中描绘了怀贤上人从山中来到城市,然后又要回到山中去。他并不厌弃山中的生活,而是为了回报山中的人而自愿返回。城市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城市的尘土和烟霞让人感到混乱而浮躁。而野蜂衔着漆汁的形象,则象征着坚守本分和职责。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他认为,停下来在山中安心休息,或许能够忘却自己所教导的人们的言谕,即忘却尘世的繁杂和纷扰。这里也暗示了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境界,通过归隐山林来追求真我和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归隐和城市喧嚣的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忧的反思。通过山林归隐,诗人寄托了对内心宁静和超脱尘嚣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达观和超然的心态。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huái xián shàng rén guī yǐn jìng jiān jì dá guān chán shī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

shì cóng shān zhōng lái, fù xiàng shān zhōng qù.
适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
wèi bào shān zhōng rén, mò yàn shān zhōng zhù.
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
jìn chéng chén tǔ duō, luàn ěr yān xiá qù.
近城尘土多,乱尔烟霞趣。
yě fēng xián qī zhī, shàng yù wèi dì gù.
野蜂衔漆汁,尚欲为蔕固。
xī cǐ kě yǐ ān, qí néng wàng wǒ yù.
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谕。


相关内容11: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送王乐道太丞应瀛州辟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和王景彝晚赴江邻几饮

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永叔晋祠诗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监潜决疏。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左浮右......
  • 寄题滁州醉翁亭
    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醉缨濯潺湲,醉吟异憔悴。日暮使君归,野老纷......
  •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朝言送少年使君,暮言迎少年太守,少年俱是玉墀人,文章快利生铜吼。莫作芜城......
  • 麦门冬内子吴中手植甚繁郁罢官移之而归不幸
    香草叶常碧,本生岩涧边。佳人昔所爱,移植堂阶前。自吴北归梁,复以盆盎迁。佳人路中死,此草未......
  • 寄饶州范待制
    山水番君国,文章汉侍臣。古来中酒地,今来独醒人。坐啸安浮俗,谈诗接上宾。何由趋盛府,待尔望......
  • 依韵和邵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促膝一开颜。衮衮言有味。或叹季路宜,或语伯夷是。各怀忠义心,要终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