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雪中寻友不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7

雪中寻友不遇

宋代  司马光  

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
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

雪中寻友不遇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雪中寻友不遇翻译及注释

《雪中寻友不遇》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词描述了在雪中寻找朋友却未能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
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走却不知道要去见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朱门不可入,素友难期,表明作者无法进入高门显贵之地,也无法与曾经的好友再次相见。诗中提到“依世诚多拙”,意味着作者在现实世界中感到自己的拙劣和无能,而“迷方忽自悲”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迷失方向的悲伤。最后两句“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表明作者内心狭隘,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同时也意味着作者的人生道路变得曲折不平。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失望和对人生的思考。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友谊和理想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词以雪为背景,通过寒冷的氛围和孤寂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雪中寻友不遇拼音读音参考

xuě zhōng xún yǒu bù yù
雪中寻友不遇

yōng xiù fàn fēng xuě, qū chē xíng yì shuí.
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
zhū mén bù kě rù, sù yǒu fù nán qī.
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
yī shì chéng duō zhuō, mí fāng hū zì bēi.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
biǎn xīn zhōng guǎ hé, wú dào yì cēn cī.
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


相关内容11:

花庵二首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上宣徽

和子骏洛中书事

送张秘校知分宁

虞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渔家傲
    正月新阳生翠琯。花苞柳线春犹浅。帘幕千重方半卷。池冰泮。东风吹水琉璃软。渐好凭阑醒醉眼。陇......
  • 苏门先生
    长啸苏门石,行藏世莫知。逍遥心迹远,寂寞姓名谁。乡在无何有,时主不可为。麒麟本神物,安得系......
  •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赖此斋中物,时如见......
  •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五陵年少竞春晖,肥马银鞍白玉羁。何以楹间煮新茗,更来花底覆残棋。...
  •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三吴佳县首,民物旧熙熙。专用清谈治,非如俗吏为。林疏丹橘迥,稻熟白芒欹。宜使民无忘,严修太......
  • 游三门开化寺
    山石古来色,河流无尽声。行舟自往返,群木几枯荣。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我来何所得,聊此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