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刘仲通赴京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8

送刘仲通赴京师

宋代  司马光  

圣朝方考牧,番育寄才能。
屡别良可叹,闲游不复曾。
行尘遵洛汭,朝骑对觚棱。
瀍上秋台迥,归来正好登。

送刘仲通赴京师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刘仲通赴京师翻译及注释

《送刘仲通赴京师》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朝方考牧,
番育寄才能。
屡别良可叹,
闲游不复曾。
行尘遵洛汭,
朝骑对觚棱。
瀍上秋台迥,
归来正好登。

诗意:
这首诗词是司马光送别刘仲通赴京师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刘仲通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圣朝方考牧,番育寄才能。”表达了刘仲通在圣朝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意义,同时也赞扬了他的才能和能力。接下来的两句“屡别良可叹,闲游不复曾。”表达了与刘仲通多次分别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接着的两句“行尘遵洛汭,朝骑对觚棱。”描绘了刘仲通离开的场景,他乘坐的车马行驶在洛汭的道路上,与朝廷的骑兵相对而行,展现了他离开的决心和壮志。

最后的两句“瀍上秋台迥,归来正好登。”则表达了刘仲通离开后的心境,他在远离的秋天登上高台,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归来的时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刘仲通的离别和远行,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词展现了离别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送刘仲通赴京师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iú zhòng tōng fù jīng shī
送刘仲通赴京师

shèng cháo fāng kǎo mù, fān yù jì cái néng.
圣朝方考牧,番育寄才能。
lǚ bié liáng kě tàn, xián yóu bù fù céng.
屡别良可叹,闲游不复曾。
xíng chén zūn luò ruì, cháo qí duì gū léng.
行尘遵洛汭,朝骑对觚棱。
chán shàng qiū tái jiǒng, guī lái zhèng hǎo dēng.
瀍上秋台迥,归来正好登。


相关内容11: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哭公素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酬尧夫招持牡丹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独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使河北
    桑麦青青四月初,皇华使者又指车。为臣岂得辞王事,只向金銮坐读书。...
  • 边将三首
    月白星稀霜气多,卷旗束甲涉葱河。田家不觉官军度,夜半只闻风雨过。...
  • 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
    印节传呼洛北还,府庭无论不妨闲。度桥寒色侵春服,按辔晴光露晓山。香穗徘徊凝广殿,花篮繁会满......
  •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振鹭辞灵沼,冥鸿翔太虚。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诗酒江山胜,园林俸禄余。所忠今不往,谁奏茂......
  • 酬赵少卿药园见赠
    鄙性苦迂僻,有园名独乐。满城争种花,治地惟种药。栽培亲荷锸,购买屡倾橐。纵横百余区,所识恨......
  • 次韵和王胜之十二月十王日朝退马上作
    瓦沟微白雪光清,阙角初红海日腾。尘息长街千骠入,鞘鸣深殿六龙升。云岩有客空回首,圭荜何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