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杖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10

杖藜

宋代  王安石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

杖藜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杖藜翻译及注释

诗词:《杖藜》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杖藜随水转东冈,
兴罢还来赴一床。
尧桀是非时入梦,
固知余习未全忘。

中文译文:
手拄着杖藜,随着水流转向东山,
兴致一消散,又回到床前。
尧、桀的是非纷争时常入梦,
我深知自己的修养尚未完全忘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身修养的思考和反思。

诗的开头,杖藜随水转东冈,表达了作者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像一根拐杖随着水流转向东山的形象。这里的水流可以理解为时光的流转,而东山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兴罢还来赴一床,表达了作者经历了一番忙碌或兴奋之后,又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中。这里的一床可以理解为平静的生活和家庭。

接着,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表达了作者对尧、桀时代的是非之争的思考。尧和桀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帝王,他们的统治都有着不同的评价和争议。作者意味着这些争议和是非之事会时常入梦,使作者感到思考和纠结。而作者在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自身修养的思考,他承认自己的修养尚未完全忘却,意味着自己仍然需要不断反思和提升。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修养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尧、桀时代的是非之事的回顾,提醒人们不忘初心,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整首诗意味深长,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杖藜拼音读音参考

zhàng lí
杖藜

zhàng lí suí shuǐ zhuǎn dōng gāng, xìng bà hái lái fù yī chuáng.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
yáo jié shì fēi shí rù mèng, gù zhī yú xí wèi quán wàng.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


相关内容11:

详定幕次呈圣从乐道

江上二首

题金沙

西帅

苏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斋山画图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
  •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
    宠参时宰道人琳,气盖诸公弟季心。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摇摇北下随帆影,踽踽东来想......
  • 神皇帝挽辞二首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讴歌归子启,钦念禹......
  • 杂咏八首008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用力已云多,钓缗亦难理。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游鯈不可数,空满沧......
  • 送周都官通判湖州
    渌水乌程地,青山顾渚滨。酒醪犹美好,茶荈正芳新。聚泛樽前月,分班焙上春。仁风已入俗,乐事始......
  • 王中甫学士挽辞
    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牍三千。盛名非复居人後,壮岁如何弃我先。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