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董儒促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7-16

挽董儒促二首

宋代  王珪  

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
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
事往惟诗在,悲来吒梦寻。
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

挽董儒促二首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挽董儒促二首翻译及注释

《挽董儒促二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董儒促二首

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
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
事往惟诗在,悲来吒梦寻。
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

译文:
回忆起与董儒、促两位朋友一同游玩的地方,在春天经历了一番在武林山间的时光。
湖水上的光芒映照着飞翔的鹢鸟,它们在湖面上显得格外纯净;山中的树木环绕着猿猴,它们深深地坐在其中。
往事逝去,唯有诗歌依然存在,当悲伤降临时,我吟咏诗篇来寻找梦中的踪迹。
朋友们知道的共同理解已经逐渐消散,我感到自己渐渐老去,只有投身于诗歌之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朋友们一同游玩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逝去岁月、友情消逝和自身老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湖光和山木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宁静和恒久,与人事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悲伤中寻找梦中的寄托,将诗歌作为抚慰内心、追寻真实的途径。

赏析:
《挽董儒促二首》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友情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诗歌的坚守。诗中的湖光、山木等自然元素,以及鹢鸟、猿猴等动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深情体验。同时,通过"事往惟诗在"、"悲来吒梦寻"等诗句,表现了诗歌作为心灵寄托和追求真实的重要意义。最后两句"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凋零和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思考,诗意深远而感人。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流露出作者深刻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回味和思索的空间。

挽董儒促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dǒng rú cù èr shǒu
挽董儒促二首

fù yì tóng yóu chù, jīng chūn zài wǔ lín.
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
hú guāng fú yì jìng, shān mù zuò yuán shēn.
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
shì wǎng wéi shī zài, bēi lái zhā mèng xún.
事往惟诗在,悲来吒梦寻。
péng zhī líng luò jǐn, tóu lǎo ruò wéi xīn.
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送元厚之待制出守福唐

淑妃阁端午帖子

宫词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喜燕上赠状元叶祖洽
    黼座亲临唱第初,宴嬉犹及苑花余。青厢特访安危策,紫府应将姓字书。御酒连倾金鉴落,宫床曾赐玉......
  • 宫词
    七宝栏干白玉除,新开凉殿幸金与。一沟泛碧流春水,四面琼鉤搭绮疏。...
  • 句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 又上监察御史
    一札兴贤圣化新,观光上国已彬彬。右文幸际休明世,奉昭犹须牧守臣。鹈鴃不为芳草计,鹪鹩似畏罻......
  • 句
    朱门深锁不知春,苒苒年光暗中换。...
  • 信字卷子
    春闱只恐有遗材,据案重将信字开。白石谩应歌甯角,黄金枉是起燕台。侵更竞看仓惶笑,薄晚谁衔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