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大剑送别刘右史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卢照邻
2025-07-16

大剑送别刘右史

唐代  卢照邻  

写景  音乐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大剑送别刘右史作者简介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大剑送别刘右史翻译及注释

大剑送别刘右史

金碧禺山远,
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晚岁,
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
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
为道忆长安。

中文译文:

金碧的禺山遥远,
关梁蜀道艰险。
相逢已是暮年,
相送驱动征鞍。

大地咽喉有着冰冷的绵川,
云彩凝结在剑阁上,寒意阵阵。
如果能遇到忠诚与孝道的人,
为了道义而怀念长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卢照邻创作的,表达了诗人送别刘右史的情感,并通过描写自然景色、道出心境来表达情感。

诗的前两句以金碧禺山和关梁蜀道为背景,表达了送别的距离的遥远和蜀道的险阻。这些景色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困难。

接着,诗人写到相逢已是暮年,以及动情地送行的场景。这里暗示了诗人和刘右史年事已高,离别对他们来说更加珍贵和重要。

接下来的两句“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通过形容自然景色的寒冷,营造出别离的凄凉氛围。这里地咽绵川冷,可理解为地面吸入了大江的湿气,导致地面寒冷;云凝剑阁寒,指的是山峰上的寒冷云彩,也暗示了剑阁的险峻。

最后两句“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孝道的追求,并通过怀念长安,暗示了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和怀念。长安是唐朝的首都,也是卢照邻当时的居住地,通过回忆长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荣华富贵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离别之苦、追求忠诚和孝道、对过去的怀念,引发人们对离别、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大剑送别刘右史拼音读音参考

dà jiàn sòng bié liú yòu shǐ
大剑送别刘右史

jīn bì yú shān yuǎn, guān liáng shǔ dào nán.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
xiāng féng shǔ wǎn suì, xiāng sòng dòng zhēng ān.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dì yàn mián chuān lěng, yún níng jiàn gé hán.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tǎng yù zhōng xiào suǒ, wèi dào yì cháng ān.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相关内容11: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摸鱼儿(寿王尉·癸未冬至后五日)

千手眼大悲偈

赠写御容妙善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御征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 声声慢
    轻鞯绣谷。柔屐烟堤,六年遗赏新续。小舫重来,惟有寒沙鸥熟。徘徊旧情易冷,但溶溶、翠波如縠。......
  • 唐享昊天乐·第四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
  • 石
    宗子维城固,将军饮羽威。岩花鉴里发,云叶锦中飞。入宋星初陨,过湘燕早归。倘因持补极,宁复想......
  • 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
    翼然新榜高亭,翰林铁画燕公手。滁阳盛事,何人重继,湟川太守。太守谓谁,文章的派,醉翁贤胄。......
  • 锦堂春(寿李仁山)
    浅帻分秋,凉尊试月,西风未雁犹蝉。看芙蓉影里,绿鬓年年。日上云颿压海,尘清玉马行天。更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