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诉衷情(五之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08

诉衷情(五之四)

宋代  王安石  

诉衷情  

营巢燕子逞翱翔。
微志在雕梁。
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
临济处,德山行。
果承当。
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诉衷情(五之四)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诉衷情(五之四)翻译及注释

《诉衷情(五之四)》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燕子在築巢时的自由飞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高尚的向往。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营巢燕子逞翱翔,
微志在雕梁。
碧云举翮千里,
其奈有鸾皇。
临济处,德山行。
果承当。
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象征,通过描述燕子自由飞翔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和高尚的渴望。诗中的燕子营巢并自由地展翅飞翔,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内心微小但坚定的志向,也表达了他对高尚理想的追求。

首节写燕子营巢翱翔,形容燕子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中寻找营巢的过程。燕子选取高高的梁柱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这里也显示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第二节中,诗人以碧云举翮千里来形容燕子飞翔的高度和远距离。这里的碧云象征着高远的境界,燕子展翅飞翔,突破了千里,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感到自身的局限,他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无法成为凤凰这样高贵的存在。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自己所处的境地。临济处,指的是诗人所在的临济庙,德山行则表示诗人从事行善的事业。果承当指诗人果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和奋斗。

最后一句“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表达了诗人坚持真善美的信念,他希望能够消除一切邪恶和不公,将美好的事物带给人们。

整首诗以燕子为象征,通过描述燕子飞翔和诗人自身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高尚和追求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奋斗和努力。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燕子的自由飞翔和诗人内心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诉衷情(五之四)拼音读音参考

sù zhōng qíng wǔ zhī sì
诉衷情(五之四)

yíng cháo yàn zi chěng áo xiáng.
营巢燕子逞翱翔。
wēi zhì zài diāo liáng.
微志在雕梁。
bì yún jǔ hé qiān lǐ, qí nài yǒu luán huáng.
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
lín jì chù, dé shān xíng.
临济处,德山行。
guǒ chéng dāng.
果承当。
zì shí jiàng zhù, yī qiè tiān mó, sǎo dì fén xiāng.
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相关内容11:

怨诗行

玉楼春

泊舟盱眙

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蝶恋花
    天淡云闲晴昼永。庭户深沈,满地梧桐影。骨冷魂清如梦醒。梦回犹是前时景。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
  •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话着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
  • 鹧鸪天(梅)
    淡淡疏疏不惹尘。暗香一点静中闻。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疑浅笑,又轻颦。虽然无语意......
  • 蓦山溪
    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知何处。......
  • 浪淘沙
    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柳花残梦隔潇湘。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一笑解愁肠,人会娥妆。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