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晓登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16

秋晓登山

宋代  方岳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余持蟹后,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崖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

秋晓登山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秋晓登山翻译及注释

《秋晓登山》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发兴在丘林,
其如老见寻。
身余持蟹后,
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崖暝,
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
来往古松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登山的情景。作者发自内心地喜欢在丘陵之间徜徉,就像老人所见到的一样。他身上背着捕蟹的器具,脚下踏着登山的决心。山崖在秋天的色彩里逐渐暗下来,清晨的篱笆上覆盖着深黄色的落叶。只有那些背负着苓袋(药袋)的人,才会在古老松树的荫下来往。

赏析:
《秋晓登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登山的情境,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老人与年轻人的不同视角呈现出来,也体现了人生阶段的变化。作者背负着捕蟹的器具,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物质的追求,而脚下的"看山心"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探索的决心。秋天的山崖和清晨的篱笆上的黄叶,给人以宁静和寂静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最后一句"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表达了只有那些背负着苓袋的人,才能在古松的阴凉下往来,意味着只有那些拥有智慧和谋略的人才能享受到深山古松的宁静与避暑之地。

整首诗词以简单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登山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智慧和谋略的赞美。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岳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秋天清晨登山的宁静与美好。

秋晓登山拼音读音参考

qiū xiǎo dēng shān
秋晓登山

fā xīng zài qiū lín, qí rú lǎo jiàn xún.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shēn yú chí xiè hòu, jiǎo fù kàn shān xīn.
身余持蟹后,脚负看山心。
qiū sè cāng yá míng, xiǎo lí huáng yè shēn.
秋色苍崖暝,晓篱黄叶深。
wéi yīng fù líng zhě, lái wǎng gǔ sōng yīn.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


相关内容11:

宿芙蓉驿

题刊字蔡生

次韵刘簿寄示

争棋

题雄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汪圣权自开寿域作小亭其前植桂环之谒予作扁
    老蚕作茧自缠裹,不肯生前只麽休。却后百年牢记取,满身明日桂花秋。...
  • 夏日珠溪赋八音体
    金筛薜罗月,玉戛琅玕风。石根一睡美,幽尚谁与同。丝棼俗士怀,颠倒崔烈铜。竹筇肯俱来,独予两......
  • 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
    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锉无烟寒堕指。朝饥郁屈鸣不平,乌玉磨云翻砚水。花光若朽补之穷,吐作冷花春......
  • 次韵梅花
    云藏山坞坞藏梅,春意适从何许来。天与此翁娱寂寞,日携扶老上崔嵬。草堂须小难为客,霜月正高谁......
  • 与同幕集南楼再用韵
    飞盖临边城,敌在吾目中。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宫。书生故倦游,庞眉感秋蓬。安得双飞鸿,跨此万......
  • 别群玉同舍
    才入蓬山路已迷,青虬夜吼又东西。荼蘼略有一日雅,藓石未乾千佛题。册府敲茶玄鹤舞,军门草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