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肯向蜂窠寄此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13

肯向蜂窠寄此生

宋代  苏轼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
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
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肯向蜂窠寄此生翻译及注释

《赠葛苇》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椽茅屋半摧倾,
肯向蜂窠寄此生。
长恐波头卷室去,
欲将船尾载君行。
小诗试拟孟东野,
大草闲临张伯英。
消遣百年须底物,
故应怜我不归耕。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名叫葛苇的朋友的赠诗。诗中描绘了苏轼自己生活在摇摇欲坠的竹椽茅屋中,但他仍然愿意将这种困苦的生活寄托于诗歌之中。他担心自己的房屋会被洪水冲走,但他愿意将船尾作为友人的座位,载着友人一同离去。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葛苇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过着消遣百年的闲散生活,不愿意回归田园劳作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的情感和思考。首两句描绘了苏轼生活环境的贫破,但他仍然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寄托于这种境况之中。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和愿望,他愿意将自己的船尾作为友人的座位,一同离开这个寥寂的生活。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使用了孟东野和张伯英这两位古代文人的名字,试图将自己与他们相提并论,表达自己的文人身份和闲散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不愿意回归田园劳作的心情,他希望过着自由自在的消遣生活,不受束缚。

整首诗词简洁有力,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苏轼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文人情怀。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对生活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肯向蜂窠寄此生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gé wěi
赠葛苇

zhú chuán máo wū bàn cuī qīng, kěn xiàng fēng kē jì cǐ shēng.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zhǎng kǒng bō tóu juǎn shì qù, yù jiāng chuán wěi zài jūn xíng.
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
xiǎo shī shì nǐ mèng dōng yě, dà cǎo xián lín zhāng bó yīng.
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
xiāo qiǎn bǎi nián xū dǐ wù, gù yīng lián wǒ bù guī gēng.
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相关内容11:

未厌人间醉踏歌

神仙护短多官府

寒尽山中无历日

雨斜江上一渔蓑

造物小儿如子何


相关热词搜索:肯向蜂窠寄此生
热文观察...
  • 长恐波头卷室去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
  • 欲将船尾载君行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
  • 小诗试拟孟东野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
  • 竹椽茅屋半摧倾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
  • 暮年家口若为亲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
  • 堪笑荒唐玉川子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