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尼大德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洞
2025-09-07

题尼大德院

唐代  李洞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
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
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
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

题尼大德院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题尼大德院翻译及注释

诗词:《题尼大德院》
唐代 李洞

云鬟早岁断金刀,
戒律曾持五百条。
台上灯红莲叶密,
眉间毫白黛痕销。
绣成佛国银为地,
画出王城雪覆桥。
清净高楼松桧寺,
世雄翻愧自低腰。

中文译文:

如同云一般的头发早早地被截去了,童年时代就放下了金刀,因为她选择了尼姑的生活。
她曾经严守五百条的戒律,对佛法的要求她非常严格,从未有过一丝违背。
在寺庙的台上,灯火辉煌,横陈的莲叶十分密集,象征了这个地方的纯净和祥和。
她的眉间,画过淡淡的白色,抹上黛痕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
这个寺庙被绣成了佛国的地形,如同镶嵌在银制画面上,表现了它的尊贵和神圣。
寺庙附近的王城覆满了雪,画面真实而生动,宛如置身其中。
这座寺庙居高临下,清净而高耸,如同参天的松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尊贵和庄严。
世人的英雄震惊自卑,凡人只能低头垂目,对她翘首以盼,深感自愧不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尼姑的清净高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她的修行成果和佛法对她的塑造。李洞通过描绘尼姑的容貌和她所在的大德院的环境,表达了尼姑对佛法的忠诚和对修行的坚持。诗中的描述活灵活现,语言简洁明快,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尼姑道德修行的赞美和敬佩。同时,诗中也对世人的功名利禄发表了一种嘲讽态度,借尼姑高洁的形象来对比。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尼姑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尼姑精神境界的敬仰。

题尼大德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ní dà dé yuàn
题尼大德院

yún huán zǎo suì duàn jīn dāo, jiè lǜ céng chí wǔ bǎi tiáo.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
tái shàng dēng hóng lián yè mì,
台上灯红莲叶密,
méi jiān háo bái dài hén xiāo.
眉间毫白黛痕销。
xiù chéng fó guó yín wèi dì, huà chū wáng chéng xuě fù qiáo.
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
qīng jìng gāo lóu sōng guì sì, shì xióng fān kuì zì dī yāo.
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


相关内容11:

伤彩饰

王将军宅夜听歌

古冢

春日隐居官舍感怀

南海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旅中作
    妄动远抛山,其如馁与寒。投人言去易,开口说贫难。泽国云千片,湘江竹一竿。时明未忍别,犹待计......
  • 塞上行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为君乐战死,谁喜作......
  • 赠三惠大师
    枫猿峤角别多时,二教兼修内学师。药树影中频缀偈,莲峰朵下几窥棋。游归笋长齐童子,病起巢成露......
  • 将入关行次湘阴
    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神鸦乱噪黄陵近,候雁斜沉梦泽空。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
  • 郪中感旧
    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
  • 湖外寄处宾上人
    怪得意相亲,高携一轴新。能搜大雅句,不似小乘人。岳麓擎枯桧,潇湘吐白蘋.他年遇同道,为我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