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献寿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仲素
2025-07-21

献寿词

唐代  张仲素  

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
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朝君。

献寿词作者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献寿词翻译及注释

《献寿词》是唐代张仲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献寿词

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
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朝君。

中文译文:
贵重的玉石和丝绸自远方送来,歌声和钟声在屋里传来。
华夷之间的友好今天更加深厚,共同祝贺圣朝的君主。

诗意:
《献寿词》是一首祝贺圣朝君主寿辰的诗词。诗人以玉石和丝绸作为象征,表达了贵重礼品的远道而来,以及欢歌和钟声的喜庆氛围。诗中还强调了华夷之间的友好关系,表示各方臣民都共同庆贺君主的寿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庆贺场面和表达友好情谊,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盛世氛围。首句"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以玉帛和歌钟作为意象,形容寿礼的盛况,展示了财富和快乐的充实。第二句"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朝君"强调了华夷之间友好的现状,体现了唐代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形象。整首诗词优美流畅,用词简洁而富有韵味,表达了对君主的祝福和对盛世的赞美,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团结。

献寿词拼音读音参考

xiàn shòu cí
献寿词

yù bó shū fāng zhì, gē zhōng bǐ wū wén.
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
huá yí jīn yī guàn, tóng hè shèng cháo jūn.
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朝君。


相关内容11: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南宫、左辅,两处交代)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感申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惬心同笑语,入耳胜......
  • 寄唐州杨八归厚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饶旦夕吹。浅草遥迎鹔鹴马,春风乱飐辟邪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
  • 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
  • 酬令狐相公赠别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
  •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
  • 望夫山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