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9-08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

宋代  岳珂  

赐帖不知其几,而今犹其一。
四印之错出,百年之湮郁,神呵鬼护,见此遗物。
呜呼,经固先德之所寓,而匪止于绝世之名笔。
既轶而犹此绣质,子孙守之谨勿失。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翻译及注释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是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赐帖的数量已不可考,如今仍存一方。四方印章的痕迹凸显,百年岁月的沉积,神明和鬼神的庇佑,见证了这些遗物。嗟呼,此帖体现了先代伟大的精神,不仅仅是绝世的名人笔迹。既然传世至今仍能保留如此绣质,子孙后代应当珍重保护,切莫遗失。

诗意:
这首诗词是岳珂对赐帖的赞美和呼吁,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赐帖的敬重和珍视之情。诗人首先提到赐帖的数量已不可考,仅存一方,暗示了时间的消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诗人描述了帖上四方印章的痕迹和百年岁月的沉积,通过这些痕迹和沉积,帖子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承载了神明和鬼神的庇佑。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遗物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人称赞这些帖子不仅仅是先代伟人的名人笔迹,更是先代伟人的精神所在。帖子传世至今,仍然保持着绣质的完好,诗人呼吁子孙后代要珍重保护,不要让它们失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赐帖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敬意和对后人的期望。同时,诗词也透露出对先代伟人精神的崇敬,通过这些遗物,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智慧的传承。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lǔ zhí xiān wáng cì tiē zàn
黄鲁直先王赐帖赞

cì tiē bù zhī qí jǐ, ér jīn yóu qí yī.
赐帖不知其几,而今犹其一。
sì yìn zhī cuò chū, bǎi nián zhī yān yù,
四印之错出,百年之湮郁,
shén ā guǐ hù, jiàn cǐ yí wù.
神呵鬼护,见此遗物。
wū hū, jīng gù xiān dé zhī suǒ yù,
呜呼,经固先德之所寓,
ér fěi zhǐ yú jué shì zhī míng bǐ.
而匪止于绝世之名笔。
jì yì ér yóu cǐ xiù zhì,
既轶而犹此绣质,
zǐ sūn shǒu zhī jǐn wù shī.
子孙守之谨勿失。


相关内容11:

金陵杂兴二百首

米元章墓志帖赞

金陵杂兴二百首

金陵杂兴二百首

宋景文言志帖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三江口过舟时方四鼓
    櫂鷁收金柅,钗虫缀玉缸。地邻今七泽,名袭古三江。岷漾虽分派,荆扬却异邦。晨光犹未发,早认白......
  • 金陵杂兴二百首
    忆杀当年刘改之,风流曾赋秣陵诗。如今白骨埋青草,百咏何因尔得知。...
  • 雨中观庐山
    半生每负看山眼,此日真成带雨游。欹枕有无疑欲暮,成峰横侧总宜秋。耳喧似厌泉呜咽,腰系不妨云......
  • 秋夕有感二首
    从来难辨是几微,谈者虽多觉者希。小隙便须防蚁穴,大寒何必泣牛衣。无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头即......
  • 金陵杂兴二百首
    笑谈容易发仓囷,全活生灵百万人。十五年来山里坐,不妨来此越精神。...
  • 米元章曹子建应诏诗帖赞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吊古以诗,观帖以奇。瑶钿银泥,以侈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