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赵运管吟篷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24

题赵运管吟篷

宋代  徐照  

飞尘难到碧波中,波上烟云尽不同。
吟断不知惊鹭起,汀花一半在船篷。

题赵运管吟篷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题赵运管吟篷翻译及注释

《题赵运管吟篷》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船篷上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飞尘难到碧波中,
波上烟云尽不同。
吟断不知惊鹭起,
汀花一半在船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船篷为背景,通过描绘碧波、烟云、惊鹭和汀花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诗的开篇“飞尘难到碧波中”,表达了飞尘难以侵入宁静的碧波之中的意象。这里的“碧波”代表宽广的水面,传递出一种宁静和纯净的氛围。

接着,“波上烟云尽不同”描绘了波浪上的烟云景象,意味着烟云的变幻多样,给人以美的感受。这里的“烟云”象征着变化和流动。

在下一句,“吟断不知惊鹭起”,作者通过吟诵声的中断,描绘了一只惊起的鹭鸟。这里的“鹭”象征着自由和高雅,与诗人的吟诵形成了对比。

最后一句“汀花一半在船篷”,表达了汀上的花朵倒映在船篷上的景象。这里的“汀花”代表花朵的美丽和绚烂,船篷则成为了花朵的倒影所在,营造出一幅幽静而温馨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传递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

题赵运管吟篷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ào yùn guǎn yín péng
题赵运管吟篷

fēi chén nán dào bì bō zhōng, bō shàng yān yún jǐn bù tóng.
飞尘难到碧波中,波上烟云尽不同。
yín duàn bù zhī jīng lù qǐ, tīng huā yī bàn zài chuán péng.
吟断不知惊鹭起,汀花一半在船篷。


相关内容11:

应提刑以十五日和韵见示再次韵

送尘老归旧房

约许侍郎诸公酒半宋正仲至自都城

路上花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夏景清湘中阁
    湘中山似水,自古有人云。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残风吹岸草,空庙入江云。却忆还乡梦,清猿半......
  • 题上亭驿
    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姬。弄成晚岁琅当曲,正是三郎快活时。...
  • 太湖书怀
    清风起平湖,白云生润阴。佳时惨不乐,羁思苦难任。客子热中肠,浩然怀故林。仲夏倏已过,草木郁......
  • 同刘孝若野步
    杖屨相随步野田,坐临阶石和诗篇。要看隔水人家菊,试借系门渔父船。且缓归情知有月,不生酒兴为......
  • 采兰曲
    门前春青水如罗,采兰船小长经过。未须折兰喜相赠,见此自令忧思多。...
  • 重阳前一日约寓公饮于新开湖之西港有歌词者
    吾州远景楼,为天下第一。下有千尺湖,长虹倚斜日。烟云纷蔽亏,草树互蒙密。人既位通显,湖犹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