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9-07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

宋代  姜特立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纷巾。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翻译及注释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微深处一纷巾,
蓝天碧水远离尘。
若非江上垂钓客,
便是桃源隐逸人。

诗词以陈朝干山亭的景物为题材,以翠微之景为主题,通过描绘蓝天碧水和矗立于其中的一座山亭,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的意境。诗人以深山幽谷中一位垂钓的客人为形象,将其与隐逸于桃源的人相对应,凸显了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

诗中的"翠微"指的是山谷中的一片翠绿之地,象征着清幽、宁静的环境。"一纷巾"描述了垂钓客人的形象,暗示了他在那片翠绿之地中的存在。"蓝天碧水远离尘"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清静和宁谧生活的向往。

诗词通过对山亭和垂钓客人的描绘,传达了对于远离繁杂世界、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向往之情。将垂钓客人和隐逸于桃源的人相对应,更加突出了这种向往的主题。整首诗意境明朗,简洁明了,通过简洁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一种向往自由自在、远离尘世的理想状态。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山水之境,同时透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世的向往。它所传达的诗意和情感,使人沉浸在清幽的山谷中,感受到一份宁静和自由的心境。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拼音读音参考

tí chén cháo gàn shān tíng èr shǒu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

gāo dǎo yān xiá yuǎn shì chén, cuì wēi shēn chù yī fēn jīn.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纷巾。
ruò fēi yán lài chuí gān kè, jí shì táo yuán bì shì rén.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相关内容11: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夹芳

双林益老养直之后入都见朝贵觅诗

寄鞏丈哭孙

出郭

林和叔山园九咏·鸥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游叶丞相园有感
    功成三径欲归休,结束池亭处处幽。花木成时春更好,如何不作百年留。...
  • 暑退
    归臣林间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家居佛界清凉国,人住仙宫自在身。无事入山寻阮客,有时击壤助......
  • 余有足疾因感柳子厚跂乌篇
    跂乌肖翘丛薄间,低头塌翅人所怜。既无三足相疑妒,恐可夤缘到日边。...
  •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
    月璧上遥巘,水珠生晚苗。田家足清旷,野步自超摇。有叟谈耕凿,无人说市朝。却怜膏火地,车马客......
  • 千叶海棠
    二八女儿初弄容,妆成意态有纤浓。点乱胭脂痕片片,潮生醉脸晕重重。...
  • 纪行杂诗
    水宿荒村夕照间,奔流怪石斗潺潺。白醪似密聊供醉,过尽严陵大浪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