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王哲
2025-09-10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

元代  王哲  

蓦山溪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翻译及注释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灵照亮了云溪,俗称蓦山溪。
身体之内,有两样宝物成真。
专心研究三才之理,排列四象、五行相化。
六种邪恶被驱逐,七魄不能狂游。
八卦之道已经确立,九宫通达,功行达到了十分之境。
经过十分的修炼,九次转化成了灵芝草。
八位上仙知道此事,拯救了七祖,远离了六道。
五年功勋圆满,四大精华脱离尘世纷扰,
踏上了三清之路,两位童子邀请,抱着一份回归蓬莱岛。

诗意:
这首诗词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修道者在心灵境界中的修炼过程和修炼后的归宿。诗中所提到的"心月照云溪",意味着修道者的心灵照亮了迷茫的云溪,为修行之路点亮了方向。通过对三才、四象、五行的研究,修道者排除了六种邪恶,使自己的心灵能够安定,不再游离于七魄之间。通过修行,修道者达到了十分的境界,九次转化成灵芝草,具备了超凡脱俗的能力。八位上仙得知修道者的成就,拯救了七祖,帮助他们远离六道的轮回。最终,修道者在五年的修行后,脱离了尘世的纷扰,踏上了通往三清的道路,并被两位童子邀请回归蓬莱岛,达到了修行的终极归宿。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玄妙的语言和象征意象,表达了修道者在修行道路上的种种境遇和最终的归宿。通过对修炼过程中的种种阶段和成果的描绘,诗词展现了修道者的奋斗和坚持,以及最终获得的超凡成就。诗词中充满了神秘的意象和古代修道思想的影响,给人以追求心灵升华和超越尘世的启示。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修道者修行过程中的艰辛和奇妙,以及修行所带来的触动和启示。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拼音读音参考

xīn yuè zhào yún xī sú míng mò shān xī
心月照云溪 俗名蓦山溪

yī shēn zhī nèi, èr wù chéng zhēn bǎo.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zhe yì biàn sān cái, liè sì xiàng wǔ xíng huà zào.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liù zéi mén wài, qī pò mò kuáng yóu, bā guà dìng, jiǔ gōng tōng, gōng xíng shí fēn dào.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shí fēn xiū liàn, jiǔ zhuàn chéng zhī cǎo.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bā wèi shàng xiān zhī, jiù qī zǔ yuǎn lí liù dào.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wǔ nián gōng mǎn, sì dà lí fán chén, sān qīng lù, èr tóng yāo, bào yī guī péng dǎo.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相关内容11:

得道阳

恣逍遥

渔家傲 昆仑山石门庵

雨中花

减字木兰花 自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青莲池上客 俗青玉案攒三拆字
    *户真成也。百朝惺洒。冰餐非苟且。玄妙,就中超*。马眸粘惹。恩爱俱齐舍。闲游冶。教余同幽雅......
  • 汉宫春
    正好修行,得深深幽密,玄玄微妙。枢机是兹,仗此便成关要。惺惺了了。更做就、风流真俏。颜内少......
  • 瓦盆歌
    你敲著得恁响声大。无祥瑞,没灾祸。元谁知得那。外唇有口能发课。内虚有腹成因果。贵贱贤愚,细......
  • 受恩深
    性乱因醪误。精枯缘色妒。眼神伤败,被财役住。鼻浊如何,只为气使馨清去。浮世人难悟。*四事相......
  • 玉楼春
    清中悟彻祥中瑞。堪做风仙端的裔。广收白雪与黄芽,锻炼神丹烹鼎沸。灵童营养如琼腻。通晓玄玄真......
  • 折丹桂 赠丹阳
    气财酒色相调引。迷惑人争忍。因斯染患请郎中,思使言,你且尽。不须把脉休频诊。死病今番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