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白卫岭和韩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衍
2025-09-07

过白卫岭和韩昭

唐代  李衍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过白卫岭和韩昭翻译及注释

过白卫岭和韩昭

先朝神武力开边,
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
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
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
正应莺语暮春天。

【中文译文】
穿越白卫岭与韩昭

先朝的神武力量开辟疆域,
一笔笔绘制封山封水的边界。
向前望去,陇山上整齐列着剑戟,
向后仰望,巫山峡口冒着烽烟。

当年的皇帝亲自率军惩治侵略者,
而今的君王只知追求仙道。
我想起隗宫里寻找胜景的时光,
正好与莺鸟的鸣叫相应,迎接暮春。

【诗意】
这首诗以过白卫岭和韩昭为背景,探讨了唐朝时期的历史变迁和帝王的志向。诗中表达了对先朝神武开辟疆域的赞叹和对嬴政追求仙道的无奈。

诗开篇描绘了先朝神武的力量,开辟了边疆,并且画断了四五千里的封疆。随后,诗人望着陇山和巫山,陇山上整齐地排列着剑戟,而巫山峡口却冒着烽烟,象征着国家的前后边界。

接着,诗人对比了先朝和嬴政时期的君王态度。先朝的皇帝将亲自领军平定边境,展示了轩皇的神勇和英明。而嬴政时期,君王只顾追求仙道,忽视国家战略。这一对比传达出诗人的忧虑和对于国家兴衰的思考。

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隗宫的时光,寻找胜景,想起了莺鸟在春天的鸣叫声,将隗宫的时光与莺鸟的歌唱联系起来,刻画出了温暖而富有生机的春天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先朝与嬴政时期的差异,展示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与无奈之情。通过对过去英明君王与当今君王追求仙道的对比,诗人间接地质疑了嬴政所采取的政策和对国家民生的关注程度。此外,诗中运用了对山水的描绘来烘托氛围,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的感受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共鸣。

诗中的“陇山屯剑戟”和“巫峡锁烽烟”用短短的几个字勾勒出沉重感。同时,“莺语暮春天”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活力和美好的春日景象。这种对比显露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了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景物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诗中的山水描写也增添了诗意和意境,使整首诗显得生动而深刻。这首诗道出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和时代变迁的感慨,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关注国家大事。

过白卫岭和韩昭拼音读音参考

guò bái wèi lǐng hé hán zhāo
过白卫岭和韩昭

xiān cháo shén wǔ lì kāi biān, huà duàn fēng jiāng sì wǔ qiān.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qián wàng lǒng shān tún jiàn jǐ,
前望陇山屯剑戟,
hòu píng wū xiá suǒ fēng yān.
后凭巫峡锁烽烟。
xuān huáng shàng zì qīn píng kòu, yíng zhèng tú láo ài xué xiān.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xiǎng dào kuí gōng xún shèng chù, zhèng yīng yīng yǔ mù chūn tiān.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相关内容11:

明皇祀圜丘乐章·雍和

送李邕之任滑台

景德祀九宫贵神三首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

景祐祀社稷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宁宗登门肆赦二首
    帝乡于郊,荷天之休。五福敷锡,皇明烛幽。云行雨施,仁翔德游。圣人多男,歌颂九州。...
  • 景德中朝会十四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皎鉴澄入,千年效祥。积厚流湿,资生阜昌。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肃和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开元统纽,合大承规。九宫肃列,六典相仪。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 元符祭神州地祗二首
    朊朊浚邦,皇天是宅。必有幽赞,聪明正直。布列笾豆,考声金石。中外谘宁,翳神之力。...
  •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
  • 春池柳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