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卜算子(用庄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9-07

卜算子(用庄语)

宋代  辛弃疾  

秋天  归隐  生活  

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卜算子(用庄语)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卜算子(用庄语)翻译及注释

诗词:《卜算子(用庄语)》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中文译文:
我自比作牛,你自比作马。
人们称呼我们,我们不会推辞,善于学习庄子的人。
江海随波漂流,风雨中瓦片随飘荡。
醉酒的人乘车摔倒也不受伤,这完全是天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创作的,《卜算子(用庄语)》。诗中通过运用庄子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一种超然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诗中的“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是一种自嘲和自娱的表达方式,作者将自己比作牛,将他人比作马,以传达自己不拘常规、不受世俗束缚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表明只有那些善于学习庄子思想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作者的心境。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庄子哲学的倾慕和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以江海、风雨、瓦片等意象描绘了一种飘忽不定、自由自在的境况。江海随波漂流,风雨中瓦片随飘荡,展现了一种无拘无束、任意而行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境界。醉酒的人即便摔倒也不会受伤,这是天赋的安排,也暗示了人们应当顺从自然的安排,放下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庄子哲学的表述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渴望。诗中的意象描绘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卜算子(用庄语)拼音读音参考

bǔ suàn zǐ yòng zhuāng yǔ
卜算子(用庄语)

yī yǐ wǒ wèi niú, yī yǐ wú wèi mǎ.
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
rén yǔ zhī míng shòu bù cí, shàn xué zhuāng zhōu zhě.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jiāng hǎi rèn xū zhōu, fēng yǔ cóng piāo wǎ.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
zuì zhě chéng chē zhuì bù shāng, quán dé yú tiān yě.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相关内容11:

采桑子

风流子

卜算子(齿落)

踏莎行

贺新郎(五用韵·读坡公《和陶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渔歌子
    □□□□□孤村。路隔尘寰水到门。斜照散,远云昏。白鹭飞来老树根。...
  • 定风波(杜鹃花)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
  • 白苎
    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幽壑。水生漪,皱......
  • 恋绣衾
    雨断西山晚照明。悄无人、幽梦自惊。说道去、多时也,到如今、真个是行。远山已是无心画,小楼空......
  • 清平乐(咏雪)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红烛照筵寒欲凝。时见筛帘玉影。夜深明月笼纱。醉归凉面香斜。犹有惜梅心......
  • 越江吟
    神仙神仙瑶池宴。片片。碧桃零落春风晚。翠云开处,隐隐金舆挽。玉麟背冷清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