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峤
2025-09-05

唐代  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龙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龙翻译及注释

《龙》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李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凤迎宾,展翅翱翔。西秦地,东洛都。神秘圣地,寓意深远;优秀人物,德行出众。带火带星,化身龙君;升云鼎湖,抚慰鳌邦。渴望遇见圣贤楷模,华阳朝廷便早晨忙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以及对壮丽景观和卓越人物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的"龙"和"凤"象征着帝王之气和吉祥的象征。"衔烛耀幽都"表明龙凤的盛世即将到来,展示了一种繁荣兴旺的景象。

"西秦"和"东洛"是两个重要的地名,分别代表了历史上两个具有影响力的政权。"饮渭水"和"荐河图"传达出作者对这些地方的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地方的期待,希望它们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诗中描述了龙凤的神奇能力和庄严形象。"带火移星陆"以及"升云出鼎湖"表明龙可以化身为星辰和云彩,具有超凡的力量和不可思议的能力。这种形象突显了龙的威严和神秘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遇见圣人、楷模的愿望。"希逢圣人步"和"庭阙正晨趋"表明作者期待着在华阳朝廷中看到道德高尚、有贤德的人物,希望这些人物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龙凤、西秦和东洛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壮丽和庄严的景象,传递出对美好理想和伟大历史的憧憬。作者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使整首诗词富有激越感和力量感。通过对龙的理想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凤凰般优秀人物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社会伦理秩序的渴望。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伟大时代的热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龙拼音读音参考

lóng

xián zhú yào yōu dōu, hán zhāng nǐ fèng chú.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xī qín yǐn wèi shuǐ, dōng luò jiàn hé tú.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dài huǒ yí xīng lù, shēng yún chū dǐng hú.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xī féng shèng rén bù, tíng quē zhèng chén qū.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相关内容11:

山亭柳·赠歌者

南风歌

送人游吴

瀑布联句

春泛若耶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岳忠武王祠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
  •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 一作:千古)...
  • 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
  • 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 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
  • 句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见《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