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元干
2025-07-18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宋代  张元干  

问讯天童今老子,偶同庚甲事如何。
他时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萝。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作者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翻译及注释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伽陀寺首座了可归四明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和他一同经历风雨的岁月的回顾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问讯天童今老子,
偶同庚甲事如何。
他时要向山中去,
容我一庵遮薜萝。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了可归四明的问候和关切。诗人询问伽陀寺的天童禅师,已经年老如何,同时也表达出自己与了可归四明共同经历的时光,以及对他未来前往山中的祝愿和期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了了可归四明留下一座庵堂,提供遮蔽风雨的地方。

这首诗的赏析,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了可归四明的深情厚意。诗人在问候中流露出对天童禅师的尊敬和关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他有着共同的人生经历。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了可归四明将来前往山中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能在山中安享宁静。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愿意为了了可归四明留下一座庵堂的情感,表达出深厚的友谊与情意。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了可归四明的敬爱和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怀念。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词之中,凸显了友情和离别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拼音读音参考

jiā tuó èr shǒu sòng le kě shǒu zuò guī sì míng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wèn xùn tiān tóng jīn lǎo zi, ǒu tóng gēng jiǎ shì rú hé.
问讯天童今老子,偶同庚甲事如何。
tā shí yào xiàng shān zhōng qù, róng wǒ yī ān zhē bì luó.
他时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萝。


相关内容11:

止戈堂

哭邹德久二首用前韵

江上送客夜归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罗巨济辟学之西序为轩以奉板舆之乐余名之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元日登城
    第一逢春管物化,率先桃李被褒嘉。明朝又数日为狗,回首犹惊岁在蛇。香聚椒盘萦彩字,春生茶碗结......
  • 寄向伯恭
    天竺山前昔据鞍,帽峨高屋古袍宽。发虽经旧十分白,心有忧时一寸丹。云路正看鸣剑履,君门可早挂......
  • 夜梦与罗子和论药名诗
    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签排百部象齿悬,陟厘万张蝇头字。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躭成五......
  • 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宫诗既工且敏义不虚辱再此
    华裾绿发等青春,诗似机云定后身。家学乃翁真具眼,祖风当代岂凡人。字中仙爪便搔痒,句里灵犀解......
  • 真歇老人退居东庵予过雪峰特访之为留再宿仍
    雪卧孤峰顶,斋余闭户眠。时容龙象众,来说葛藤禅。此日输真歇,平生最信缘。从渠魔起谤,把火漫......
  • 江上待客不至
    烟雾蒙蒙远岫埋,沙边特为小徘徊。行人又向去处去,客子未知来不来。诗似芙蓉临水出,人如杨柳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