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9-09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

宋代  汪元量  

十年牢落走穷荒,万里归来行路长。
坐上佳宾能鼓瑟,窗前细雨好烧香。
武淹某泽常思汉,甫寓鄜州只念唐。
秉烛相看真梦寐,夜阑无语意茫茫。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翻译及注释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长期流离失所、漂泊在外的经历,以及回到故乡后的情景。

诗词中文译文:
十年牢落走穷荒,
万里归来行路长。
坐上佳宾能鼓瑟,
窗前细雨好烧香。
武淹某泽常思汉,
甫寓鄜州只念唐。
秉烛相看真梦寐,
夜阑无语意茫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在流离失所、漂泊异乡后重返故乡的感受和内心的思考。

诗的开篇,描绘了作者长期被困于困苦贫瘠之地的艰辛,十年的牢落生活使他颠沛流离,前路漫长而曲折。然而,虽然经历了艰辛,他终于万里归来,回到了故乡。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述坐在他官舍的佳宾身旁鼓瑟,窗前细雨飘洒,烧香的美好景象,展现了归来后的宁静和安逸。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舒畅和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武淹某泽常思汉,甫寓鄜州只念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武淹某泽是指作者流离时曾居住的地方,而思汉则表达了作者对汉代兴盛时期的向往。甫寓鄜州指作者现在所居住的鄜州,而只念唐则表达了作者对唐代的怀念。

最后两句,秉烛相看真梦寐,夜阑无语意茫茫,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独自点着蜡烛,与自己对视时的沉思和茫然。这些句子通过描绘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思考,表达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无言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流离失所、归乡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述不同的景物和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思考和迷茫。诗中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维的起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流离失所者的普遍经历。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拼音读音参考

sān qú guān shě hé wáng fǔ jiào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

shí nián láo luò zǒu qióng huāng, wàn lǐ guī lái xíng lù cháng.
十年牢落走穷荒,万里归来行路长。
zuò shàng jiā bīn néng gǔ sè, chuāng qián xì yǔ hǎo shāo xiāng.
坐上佳宾能鼓瑟,窗前细雨好烧香。
wǔ yān mǒu zé cháng sī hàn, fǔ yù fū zhōu zhǐ niàn táng.
武淹某泽常思汉,甫寓鄜州只念唐。
bǐng zhú xiāng kàn zhēn mèng mèi, yè lán wú yǔ yì máng máng.
秉烛相看真梦寐,夜阑无语意茫茫。


相关内容11: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一

重访马碧梧

夔门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庐山三叠泉
    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
  • 别章杭山
    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此夜同联鼎,他年莫......
  •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断桥春已暮,无赖柳......
  •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春阳连日竟何如,逐妇应怜拙勃姑。习习晚风来更急,欲吹时雨助虚枯。...
  • 凤凰台
    草没高台凤不游,大江日夜自东流。齐梁地废鸦千树,王谢家空蚁一丘。骑马僧争淮口渡,捕鱼人据石......
  • 越州歌二十首
    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三十六宫随辇去,不堪回首望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