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二时行孝文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5

十二时行孝文

唐代  白居易  

十二时  

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
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

十二时行孝文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十二时行孝文翻译及注释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昏时分,时针指向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我轻轻地拉下窗帘,整理床铺,早早地与父母道别。让他们安顿在高高的堂屋中休息,等他们入睡后我才能离开。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孝道的追求和尊敬。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孝道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尊敬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白居易在诗中展示了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和敬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昏戌时的场景,展示了白居易为了尽到孝道的责任而早早与父母道别的情景。他在诗中提到了拉下窗帘和整理床铺,这些细节表现出他对父母的关怀和体贴。他将父母安置在高堂之中,象征着对他们高贵地位的尊重,并等待他们入睡后才离开,显示了他对父母的顾虑和关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孝道的坚守和孝心的表达。它不仅表达了白居易对父母的孝敬之情,还展示了他对家庭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重视。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孝道的伟大和作者的真挚情感。

十二时行孝文拼音读音参考

shí èr shí xíng xiào wén
十二时行孝文

huáng hūn xū, xià lián fú chuáng zǎo jiāo bì.
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
ān zhì fù mǔ wò gāo táng, shuì dìng rán nǎi chōu shēn chū.
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


相关内容11:

红线毯

新妇石

东山寺

春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偶题阁下厅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发翁。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暖有低檐日,春多扬幕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
  • 任氏行
    玉爪苍鹰云际灭,素牙黄犬草头飞。...
  • 失调名
    高安更过几重山。...
  •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宴......
  • 玩松竹二首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前松后修竹,偃卧可......
  • 南乡子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