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晚步独至西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6

晚步独至西三首

宋代  李弥逊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
留与骚人做秋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晚步独至西三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晚步独至西三首翻译及注释

《晚步独至西三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步独至西三首,
我来点检春踪迹,
山北山南绿暗丛,
留与骚人做秋本,
花根一点著泥红。

中文译文:
在黄昏时分,我独自步行到西边的三处风景名胜,
我来仔细寻找春天的踪迹,
无论是北山还是南山,绿色隐约交织在一起,
留下给那些有才情的人,作为秋天的启示,
花的根部仅有一点点泥土的红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昏时独自散步到西边的三个地方的场景。诗人在春天结束之际,仔细观察着大自然的迹象。无论是北山还是南山,都弥漫着浓郁的绿色,形成一片葱茏的景象。诗人将这些春天的景致保留下来,留给有才情的人,作为秋天的启示。最后两句,诗人用花根泥红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短暂而珍贵,即使只有微不足道的痕迹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在黄昏时分,一个人漫步于西边的山林之中,观察着春天的踪迹。他发现山的北面和南面都弥漫着浓绿的色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将这些春天的美景留给有才情的人,希望能够成为秋天创作的灵感。最后两句中的花根泥红,象征着春天的细微痕迹,即使微不足道,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晚步独至西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bù dú zhì xī sān shǒu
晚步独至西三首

wǒ lái diǎn jiǎn chūn zōng jī, shān běi shān nán lǜ àn cóng.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
liú yǔ sāo rén zuò qiū běn, huā gēn yì diǎn zhe ní hóng.
留与骚人做秋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相关内容11:

采苹亭分韵得花字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
    寻源探穴上林丘,宛似愚溪柳柳州。树拥千头争地出,江分一股抱山流。阴堂阁雨云生屋,晚浦收潮草......
  • 秋月回文
    霜盘玉隐倒团金,迥水秋天碧夜侵。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轩深。长空远岫归云卷,古木高风浥......
  • 次韵顺之奏雅四首
    梦蝶庄周心槁木,入柳穿花本无欲。杯酒行春当此时,忽遇清明一百六。...
  • 花石诗十一章
    安得守令体宸衷,不复区区踵前踪。但为君王安百姓,圃中无日不春风。...
  • 绍兴已未发临安偶成
    君休更问小行年,浮水虚舟已信缘。拂袖家山须及早,着鞭春色已输先。吾庐竹暗闽山月,别墅花迷浙......
  •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书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
    解衣夜汪灵山颠,胡床待月松风前。已令圆顶具白毡,更促方屦收青编。茶瓯过眼见樽俎,蔬筹放手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