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咏一百首·毛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9

杂咏一百首·毛遂

宋代  刘克庄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着珠履,谁肯捧铜盘。

杂咏一百首·毛遂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毛遂翻译及注释

诗词:《杂咏一百首·毛遂》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毛遂世称贤臣,隐居山中不图身。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着珠履,谁肯捧铜盘。

诗词中的毛遂是指战国时期的毛遂,他是一个贤明的臣子,却选择隐居在山中,不图名利。诗人通过描写毛遂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政治纷争的思考和观察。

首先,诗中提到"两国争衡际",意指两个国家在边界争夺领土,可能引发战争。然而,在这种关键时刻,"诸君袖手观",形容身在朝堂的官员们却袖手旁观,不愿意参与解决问题。

接下来,诗人以"群然着珠履"和"谁肯捧铜盘"来形容那些官员们。"群然着珠履"表示他们穿着华丽的鞋履,象征着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而"谁肯捧铜盘"则暗示着他们不愿意承担实际的责任和义务。铜盘是古代常用的器皿,用来捧盛食物和酒水,这里可以理解为承担实际工作的象征。

整首诗意味深长,揭示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和官员们的失望和愤慨。作者通过对毛遂的赞颂和对袖手旁观的官员的讽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和政治冷漠的不满。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既有对贤臣毛遂的称颂,又有对身在朝堂的官员们的批评。通过对比这两种人物形象,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政治现实的看法,呼唤那些有能力有责任的官员们应该勇于担当,而不是袖手旁观。整首诗以简练的词语和质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感慨。

杂咏一百首·毛遂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máo suì
杂咏一百首·毛遂

liǎng guó zhēng héng jì, zhū jūn xiù shǒu guān.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qún rán zhe zhū lǚ, shuí kěn pěng tóng pán.
群然着珠履,谁肯捧铜盘。


相关内容11:

竹溪以余得第七孙惠诗次韵一首

哭谭户录二首

题真仁夫画卷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台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题杨懋卿孝感堂
    哭时闻者亦欷嘘,双鹤随声下碧虚。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
  • 瓦送
    瓦送绣行均一去,如公之去独贤哉。国侨存校如迂阔。涑水辞枢冀挽回。聊为先师主精舍,不烦残客到......
  • 送尉侄
    忽有先驱至,相迎看武夷。尉尤去民近,汝勿叹管卑。不必求三步,惟当戒四知。要令人刮眼,云是挺......
  • 客过
    客过柴门叹寂寥,旋挑野菜拾风樵。无钱辍赠开衣笈,有病来求探药瓢。偶憩荒郊思种树,每逢断涧欲......
  • 题画六言一首
    子猷无乘兴舟,越石有长啸楼。雪灭千山踪迹,月照几家乐愁。...
  • 送丁元晖知南海
    不用急符催,先行要看梅。岁时亲祭海,休沐必登台。鲍井聊供饮,韩碑待拭苔。遥知蛮俗喜,令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