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8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

宋代  司马光  

箫鼓震阳休,组练照芳洲。
意气坐中客,羞笑山阴游。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翻译及注释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箫鼓震阳休,
组练照芳洲。
意气坐中客,
羞笑山阴游。

中文译文:
箫鼓声震动阳光消逝,
组织练兵照亮芳洲。
意气风发地坐在其中的客人,
害羞地笑着游览山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箫鼓声震动着阳光消逝的时刻,组织练兵的场景照亮了芳洲。其中的客人坐在其中,意气风发,充满自信。然而,他们在山阴游览时,却感到害羞,不禁笑了起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箫鼓声震动阳光消逝的景象,以及组织练兵的照亮芳洲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庄严而热闹的氛围。诗中的客人坐在其中,表现出意气风发的姿态,显示出他们的自信和豪情。然而,当他们游览山阴时,却感到害羞,这种转变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活泼而又微妙的情感变化,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愉悦的感受。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jīng lüè páng lóng tú yán zhōu nán chéng rù yǒng xiè táng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

xiāo gǔ zhèn yáng xiū, zǔ liàn zhào fāng zhōu.
箫鼓震阳休,组练照芳洲。
yì qì zuò zhōng kè, xiū xiào shān yīn yóu.
意气坐中客,羞笑山阴游。


相关内容11:

南湖二首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首夏二章呈诸邻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
  •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群从好事不知疲,种子成株凡几时。摘献帝师三取二,自尝两颗且随宜。...
  •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清辉散广座,孤影随行舟。衮衣如示归,志愿终......
  • 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
  • 留别逢吉
    君念承明臭味稀,相逢惜别重依依。会稽太守主坐啸,东郭先生还步归。乐饮林塘留节物,饯行里舍动......
  • 长垣道中作
    极目王畿四坦然,方舆如地盖如天。始知恃险不如德,去匀胜残已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