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辰翁
2025-07-19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宋代  刘辰翁  

导引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翻译及注释

诗词:《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金茎露,金茎露,
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
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
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
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中文译文:
金茎露,金茎露,
超越了九霞觞。
捻碎菊花如玉屑,
满盘和月吞风香。
不老乃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
七岁见到端平。
记得那是秋天,除去烦恼,眼界开阔,
近年走过大路来到南京。
楚制兴起众多学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辰翁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寿庆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金茎露、菊花、月亮和风等景物,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首先,金茎露被提到两次,象征着珍贵的宝贝。九霞觞是一种传说中的仙酒,而金茎露被形容为超越了它的存在,暗示寿庆之喜更胜于仙人的宴会。

接着,诗人描述了将菊花捻碎如玉屑,盘中满是和月吞风的香气。菊花象征着秋天和长寿,而和月的画面则表达了祝福的美好愿景。满盘的菊花和盘中的和月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繁盛、美好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不老丹方,六十七岁和七岁见到端平的经历,以及近年来到南京的大路。不老丹方指的是长生不老的仙丹,暗示了寿庆的愿望。六十七岁和七岁见到端平则表达了作者的年纪和对平安长寿的祝福。最后一句提到近年来到南京的大路,楚制起诸生,可能是指作者的旅行经历和对楚国文化的赞赏。

整首诗以寿庆为主题,通过描绘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和表达祝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长寿和幸福的向往,并传达出一种欢庆和祝福的氛围。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拼音读音参考

fǎ jià dǎo yǐn shòu wú méng ān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jīn jīng lù, jīn jīng lù, jué shèng jiǔ xiá shāng.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ruá suì jú huā rú yù xiè, mǎn pán hé yuè yàn fēng xiāng.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bù lǎo shì dān fāng.
不老是丹方。
liù shí qī, liù shí qī, qī suì jiàn duān píng.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jì de shì qiū chú mù hǎo, jìn nián dà lù dào nán jīng.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chǔ zhì qǐ zhū shēng.
楚制起诸生。


相关内容11:

瑞鹤仙(寿赵德修检讨必普)

喜迁莺(代邑士送梁宰观赴昆山同知)

千年调(游葛岭归有感)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

浪淘沙(示吴应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
  • 金缕曲(寿李公谨同知)
    我误留公住。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但稽首、乌乌无语。我......
  • 蝶恋花
    楼上钟残人渐定。庭户沈沈,月落梧桐井。闷倚琐窗灯炯炯。兽香闲伴银屏冷。淅沥西风吹雁影。一曲......
  • 摸鱼儿(赠友人)
    想幼安、辽东归后,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
  • 齐天乐(端午和韵)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
  • 江城子(赋玉盘盂芍药寄意)
    玉肌多病怯残春。瘦棱棱。睡腾腾。清楚衣裳,不受一尘侵。香冷翠屏春意靓,明月淡,晓风轻。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