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菩萨蛮(游水月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汤思退
2025-07-15

菩萨蛮(游水月寺)

宋代  汤思退  

菩萨蛮  

画船横绝湖波练。
更上雕鞍穷翠巘。
霜橘半垂黄。
征衣尽日香。
钟声云外听。
金界青松映。
何处是华山。
峰峦杳霭间。

菩萨蛮(游水月寺)作者简介

汤思退(1117年—1164年),南宋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景宁汤氏第七世祖。据《汤氏宗谱》记载,汤氏二世祖永高于北宋初自青田徙居剑川石笏,即今龙泉市八都镇瀑云安田村。北宋末其曾祖父汤高由此徙龙泉县龙门乡汤侯门村,民国年间,该乡被划归云和县,现已变为库区,沉没仙宫湖中。所以汤氏称自己系处州龙泉人。

菩萨蛮(游水月寺)翻译及注释

《菩萨蛮(游水月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汤思退。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画船横绝湖波练。
更上雕鞍穷翠巘。
霜橘半垂黄。
征衣尽日香。
钟声云外听。
金界青松映。
何处是华山。
峰峦杳霭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华山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各种景物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憧憬之情。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一句都是完整的描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构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山水世界。

首句“画船横绝湖波练”以画船横渡湖波的景象开篇,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第二句“更上雕鞍穷翠巘”描绘了登上高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峰之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通过描写橙树的景象和征途中的芬芳香气,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山中清香的感受。

“钟声云外听,金界青松映”这两句将诗人身临其境地描绘了钟声和青松的景象,给人以恢弘和神圣的感觉。

最后两句“何处是华山,峰峦杳霭间”表达了诗人对华山所在之处的探寻和向往之情,通过模糊的描写,给人以追寻和探索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的美丽和传递作者对华山的景仰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之美的赞美。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山水的壮丽和宁静,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华山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菩萨蛮(游水月寺)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yóu shuǐ yuè sì
菩萨蛮(游水月寺)

huà chuán héng jué hú bō liàn.
画船横绝湖波练。
gèng shàng diāo ān qióng cuì yǎn.
更上雕鞍穷翠巘。
shuāng jú bàn chuí huáng.
霜橘半垂黄。
zhēng yī jǐn rì xiāng.
征衣尽日香。
zhōng shēng yún wài tīng.
钟声云外听。
jīn jiè qīng sōng yìng.
金界青松映。
hé chǔ shì huà shān.
何处是华山。
fēng luán yǎo ǎi jiān.
峰峦杳霭间。


相关内容11:

八声甘州

蓦山溪

临江仙

踏青游

临江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醉蓬莱
    过灵香一炷,燕馆清虚,晚窗风细。雨入园林,荡凝烟摇曳。天上春融,暖移残腊,早信音来至。宫粉......
  • 蝶恋花
    费尽东君无限巧。玉减香销,回首令人老。梦绕岭头归未到。角声吹断江天晓。燕子来时春正好。寸寸......
  • 黄鹤引
    予生浙东,世业农。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年十八,婺以充贡。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间......
  • 霜天晓角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但见尊前人唱,......
  • 汉宫春(郑贺守席上怀旧)
    日软风柔,望暖江连岛,晴绿平川。寻芳拾蕊,胜伴陌上鲜妍。玉骢归路,记青门、曾堕吟鞭。人去后......
  • 蝶恋花
    兴到浓时春不住。昨夜雕栏,放了花无数。谈笑急邀吟醉侣。青娥也合随轩去。媚恐情生娇恐妒。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