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9-08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

宋代  汪元量  

忆王孙  

汉家宫阙动高秋。
人自伤心水自流。
今日晴明独上楼。
恨悠悠。
白尽梨园子弟头。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翻译及注释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

汉家宫阙动高秋。
人自伤心水自流。
今日晴明独上楼。
恨悠悠。
白尽梨园子弟头。

中文译文:

回忆起王孙(集句数首,情感婉转,意境深远)

汉家宫阙在高秋动荡。
人们自己伤心,泪水自然流淌。
今天晴朗明媚,我独自登上楼阁。
忧愁万分,悲伤难以消除。
白发尽染梨园子弟的头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汉家宫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和忧愁之情。诗的开头,"汉家宫阙动高秋",描绘了宫阙的雄伟壮丽,但又隐含着动荡的气氛,仿佛与作者的内心情绪相呼应。接着,"人自伤心水自流",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之情,泪水如同流水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在第三句中,"今日晴明独上楼",作者独自登上楼阁,面对晴朗明媚的天气,但内心仍然充满了无尽的忧愁。最后一句"恨悠悠,白尽梨园子弟头",表达了作者对悲伤的深深怀念和悲痛,白发尽染梨园子弟的头颅,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荏苒,悲伤的经历使人逐渐变老。

整首诗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伤感。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强烈冲击。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韵味,展现了汪元量的才华和敏锐的感知力。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拼音读音参考

yì wáng sūn jí jù shù shǒu, shén wǎn wǎn, qíng zhì kě guān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

hàn jiā gōng què dòng gāo qiū.
汉家宫阙动高秋。
rén zì shāng xīn shuǐ zì liú.
人自伤心水自流。
jīn rì qíng míng dú shàng lóu.
今日晴明独上楼。
hèn yōu yōu.
恨悠悠。
bái jǐn lí yuán zǐ dì tóu.
白尽梨园子弟头。


相关内容11:

瑞鹤仙(乡城见月)

秦楼月

喜迁莺(荼コ)

湘月(赋云溪)

渔父词(二之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满江红(登楼偶作)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把......
  • 一萼红(石屋探梅)
    思飘飘。拥仙姝独步,明月照苍翘。花候犹迟,庭阴不扫,门掩山意萧条。抱芳恨、佳人分薄,似未许......
  • 高阳台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
  • 浣溪沙(寄小黄)
    只为相思怕上楼。离鸾一操恨悠悠。十二翠屏烟篆冷,晓窗秋。绣线未拈心已懒,花笺欲寄写还羞。懊......
  • 婆罗门引(四有八日谢太后庆七十)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恨病余双眼,冷泪交流。行......
  • 木兰花慢(再赋)
    渺琉璃万顷,冷光射、夕阳洲。见败柳漂枝,残芦泛叶,欲去仍留。罗帱。少年梦里,正窥帘、月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