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吴苑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陈陶
2025-09-05

吴苑思

唐代  陈陶  

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
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吴苑思作者简介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吴苑思翻译及注释

《吴苑思》是唐代陈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对古人的思念与敬仰,同时揭示了岁月更迭下的一种无奈情怀。

诗中的“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抒发了对过往文人墓地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前人精神的传承与继承。古人的骨骸深埋于今人的土地之中,他们的精神却通过今人的创作和继承而得到传承,古人“花”指的是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发”则是指今人的创作。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在表达对古代文人的尊敬和怀念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精神遗产的珍视和传承。

接着,诗人以一种戏谑的语气提到了西施,西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但诗句中描述了西施葬身之地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江南何处葬西施”,这里也许是以虚构的手法来表达古人的墓地已经被岁月遗忘,甚至形成了一种无处可寻的境地。

最后一句“谢豹空闻采香月”,谢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文人,相传他每逢月圆之夜都会采摘花香。这句诗以谢豹的取景和采香形象来叹古,表达了时光流转不息,万物易改的感慨。

总的来说,《吴苑思》通过对古人骨骸的怀念、对古代文人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岁月更迭的感慨,展示了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反思。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承袭和创新的文化观念,也显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吴苑思拼音读音参考

wú yuàn sī
吴苑思

jīn rén dì cáng gǔ rén gǔ, gǔ rén huā wèi jīn rén fā.
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
jiāng nán hé chǔ zàng xī shī, xiè bào kōng wén cǎi xiāng yuè.
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相关内容11: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

寒林石屏

铜雀台

失题

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门
    怅望黄金屋,恩衰似越逃。花生针眼刺,月送剪肠刀。地近欢娱远,天低雨露高。时看回辇处,泪脸湿......
  • 瀔江秋居作
    无事相关性自摅,庭前拾叶等闲书。青山万里竟不足,好竹数竿凉有馀。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
  • 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
    为善无近名,窃名者得声不如心,诚哉是言也。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德变人性灵,笔变人风土。......
  • 自勉
    试算平生事,中年欠五年。知非未落后,读易尚加前。分受诗魔役,宁容俗态牵。闲吟见秋水,数只钓......
  • 临终召客(一作病中见落花)
    气馀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 中春宴游
    二月风光似洞天,红英翠萼簇芳筵。楚王云雨迷巫峡,江令文章媚蜀笺。歌黛入颦春袖敛,舞衣新绣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