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叶茵
2025-09-08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

宋代  叶茵  

江风飘尘白如练,征翰远赴芦花岸。
寒雾昏昏渔火明,欲飞不飞行阵乱。
相从万里多崎岖,呼鸣警察夜有奴。
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翻译及注释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是宋代诗人叶茵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风飘尘白如练,
征翰远赴芦花岸。
寒雾昏昏渔火明,
欲飞不飞行阵乱。
相从万里多崎岖,
呼鸣警察夜有奴。
衡阳路杳速归去,
未可容易来江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湖风景画——《潇湘八景图》中的一景,名为《平沙雁落》。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平沙雁落的壮丽景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江湖行旅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江风飘尘白如练”描绘了江风吹拂起的尘土,如同白色的细丝在空中飘动,给人一种轻盈而细腻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征翰远赴芦花岸”,表达了自己作为征途上的行旅者,远离家园来到芦花岸的情景。

随后,诗人描绘了寒雾笼罩下的渔火,虽然寒冷而昏暗,却依然明亮。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温暖的感觉。然而,诗人又写道“欲飞不飞行阵乱”,表达了雁群欲飞却无法整齐排列的困境。这种情景象征着行旅者在异乡的无奈和困扰。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行旅者万里跋涉的辛苦和艰难,以及夜晚的孤寂与警惕。诗人用“呼鸣警察夜有奴”来形容夜晚行旅者的呼喊声,警示着他们对于安全的警觉。

最后两句“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江湖的渴望和困难。衡阳路的归去并不容易,而再度来到江湖更是艰难。这种情感反映了行旅者在江湖中的身份和使命,以及他们为了自由和理想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湖行旅者的艰辛和坚韧,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归属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行旅者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江湖世界的独特魅力和行旅者的内心体验,使读者不禁为这些行旅者的命运与追求而动容。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拼音读音参考

xiāo xiāng bā jǐng tú píng shā yàn luò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

jiāng fēng piāo chén bái rú liàn, zhēng hàn yuǎn fù lú huā àn.
江风飘尘白如练,征翰远赴芦花岸。
hán wù hūn hūn yú huǒ míng, yù fēi bù fēi xíng zhèn luàn.
寒雾昏昏渔火明,欲飞不飞行阵乱。
xiāng cóng wàn lǐ duō qí qū, hū míng jǐng chá yè yǒu nú.
相从万里多崎岖,呼鸣警察夜有奴。
héng yáng lù yǎo sù guī qù, wèi kě róng yì lái jiāng hú.
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


相关内容11:

暮色

道院

野堂即事

谢朱宜中隶字

书锁树谏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耕钓境
    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乐此至乐地,其惟蓑笠翁。...
  • 次出郊韵
    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奈疏篱亚竹梢。剩喜此行诗有科,吟来浑不费推敲。...
  • 田父吟五首
    记得年时灶不烟,土仓今番绕门边。已占此后无忧色,绿遍村前菜麦田。...
  • 古意二首
    逝波不可回,白鸟不可驯。古人成感慨,今人犹古人。...
  • 晚步池上
    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山明屋背髻鬟耸,蝉奏树头丝吹长。蓑笠钓船家自有,轩裳朝路梦......
  •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
    湖滨初试暮春衣,缘迳钟残到寺迟。二月梅花还傍竹,一时游客总能诗。横栏著砚争濡墨,断石缘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