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远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1

远师

唐代  白居易  

老师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远师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远师翻译及注释

《远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东宫白庶子,
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
心无一事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东宫的白衣士子和一个远离尘嚣的南方寺庙的禅师在何处相遇的场景。当两人的心境都没有烦恼纷扰时,他们在某个地方遥遥相望。

赏析:
《远师》通过对东宫白庶子和南寺禅师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心境宁静、无所牵挂的境界。诗中的白庶子代表着世俗的官场生活,而禅师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禅修境界。两者在诗中被置于地理上的不同位置,东宫和南寺象征着各自的世界。然而,当他们的心境都没有被外界的事物所扰乱时,他们的心便相通了。这种心灵的相通并不需要实际的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遥远的距离传递着彼此的心意。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与现实生活相比较,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味。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心灵的交流,以及内心宁静的境界。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词传达了追求心灵平静、超脱尘俗的意境。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欲望和世俗的束缚,展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远师》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深刻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它鼓励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追求心灵的交流和共鸣。这首诗词以其简洁、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唐代白居易诗词创作中的一颗明珠。

远师拼音读音参考

yuǎn shī
远师

dōng gōng bái shù zǐ, nán sì yuǎn chán shī.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hé chǔ yáo xiāng jiàn, xīn wú yī shì shí.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相关内容11:

同学一首别子固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介之推不言禄

更漏子

载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出塞词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 长安夜雨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
  •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西江月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幸有田......
  • 临江仙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
  • 鵩鸟赋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