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禁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薛逢
2025-07-19

禁火

唐代  薛逢  

山村  写景  冬天  写雪  写风  写人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禁火作者简介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禁火翻译及注释

禁火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中文译文:

每天都有烟尘冒着,禁火的时辰却突然来临。
榆关的水湿润,边草逃亡者重新回到故乡。
岁月创伤加深,回忆着疮痍的痛苦与辛酸。
在沙漠中看到白骨,心如断肠,想念故乡的人们。

诗意:

本诗描绘了边疆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人描述了每天都冒着烟尘的边疆,以及突然禁火的时刻。这种与常人想象不符的禁火,暗示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边疆情景。诗中出现了塞榆关和边草贼回春,表达了边疆地区水草丰美,吸引着逃亡者回归家园的景象。然而,岁月的风痕正在不断加深,边疆遭受的创伤与苦难也让诗人深感忧思。最后两句“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人民的无尽思念和对战争残酷现实的震撼。

赏析:

《禁火》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乱时期的深刻思考和忧虑。诗人通过对烟尘和禁火的描述,突出了边疆地区战乱频发的现实。诗中的塞榆关和边草贼回春,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达了边疆的原野美景和逃亡者回家的渴望。然而,岁月的伤风和沙漠中的白骨,又带给诗人对现实的无尽忧思。整首诗简短而有力地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人民深深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禁火拼音读音参考

jìn huǒ
禁火

rì rì mào yān chén, hū hū jìn huǒ chén.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sāi yú guān shuǐ shī, biān cǎo zéi huí chūn.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suì yuè shāng fēng mài, chuāng yí niàn kǔ xīn.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shā zhōng kàn bái gǔ, cháng duàn gù xiāng rén.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相关内容11:

宿普济寺

寄友人

送李裴评事

小园独酌

昔昔盐二十首·恒敛千金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卢缄归扬州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
  • 夜意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 韦寿博书斋(一作温庭筠诗)
    玄晏先生已白头,不随鹓鹭狎群鸥。元卿谢免开三径,平仲朝归卧一裘。醉后独知殷甲子,病来犹作晋......
  •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衣彩独归去,一枝兰更香。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小斋松岛上,重叶覆......
  • 咏宣律和尚袈裟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叶相残。...
  • 登景云寺阁
    胡马饮河洛,我家从此迁。今来独垂泪,三十六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