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 寄唐生(唐·白居易) |
释义 | 寄唐生(唐·白居易) 引用典故:阮籍哭 三太息 披云 天高听卑 药良味苦 虞人箴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①,尚书叱盗时②。 大夫死凶寇③,谏议谪蛮夷④。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 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 药良气味苦,琴(一作瑟)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议。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一作动)息,或遇云雾披。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评注 《䂬溪诗话》: 《雅》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彼童而角,实江小子。”“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忠臣义士,欲正君定国,惟恐所陈不激切,岂尽优柔婉晦乎?故乐天《寄唐生》诗云:“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又:乐天云:“‘馀霞散成绮,别叶乍辞风’等语,丽矣,不过于嘲风雪,弄花草时已。”故《寄唐生》诗云:“非求官律高,不务文章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唐诗快》:该哭(“所悲”二句下)。此真奇人奇事也。世传唐衢善哭,若无乐天此诗,只将衢看作杨朱、阮籍一流矣。即昌黎诗亦未曾写出。 《唐诗别裁》:白傅作诗,总是此旨(“非求”二句下)。歌以代哭,一篇本旨。 《石园诗话》:香山《寄唐生》云:“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伤唐衢》云:“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合两篇观之,唐衢,即唐生也。想生亦元和间诗人,而诗不显于后世,幸而与香山相知,得附名于集,不然,千载而下,孰知头半白而志不衰之唐生也! 《全唐诗佳句赏析》:不能发声哭 转①作乐府诗 ①转:反转过来。 《寄唐生》是一首五言古诗。这两句是说,我既是同你一流的人物,不能只抑郁不欢,也不能放声痛哭,反转过来创作乐府诗用以抒发情怀。从诗意看,唐生是如贾谊般多贬谪、如阮籍般哭途穷的人。诗语凄凉,哭音悲调,但又不能放声大哭,转以作诗抒写情怀,发其怨愤,哀婉动情。 |
相关内容11: